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30日电(记者任会斌)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了解到,这家公司实施的地下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项目进展顺利。
当前,各国争相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过去10多年里,煤制油分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实施了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依托我国首座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工厂而建,于2010年底建成。记者在二氧化碳封存作业区看到,两米多高的红色阀门紧紧密封着一口注入井和两口监测井。
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的工程师王永胜说,煤制油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捕集、提纯、压缩后,被注入地下1500—2500米之间的咸水层封存。自2011年5月9日开始连续注入作业,至2015年4月16日,共封存二氧化碳30.26万吨,随后项目进入监测期。
王永胜告诉记者,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结构呈圈闭、低孔、低渗等特点,是实施二氧化碳封存的理想区域。近9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封存区地下水质、压力、温度和地面沉降、地表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没有明显变化,采用示踪技术也未监测到二氧化碳泄漏现象。下一步,计划再打一口监测井,以提升监测能力,并研究制订相关的技术标准。
“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和地下咸水层封存、监测等成套技术,为我国推进工业化减排提供了有效技术路径,增强了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话语权。”煤制油分公司总经理王建立说。
新华社长春10月21日电(记者孟含琪、薛钦峰)记者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了解到,该所研究员王献红团队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历时二十年时间实现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业化生产,年产5万吨
新华社武汉1月10日电(记者谭元斌)把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被认为是解决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如何应对二氧化碳在封存过程中存在的泄漏风险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俄罗斯弹道导弹、航天器和空间站制造商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 Energiya)宣布,为了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专供宇航员在太空使用的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