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4月29日电 题:高铁工匠宁允展:在50微米间“梦幻舞蹈”
新华社记者杨守勇、张旭东
50微米,细如发丝,却是中车四方钳工宁允展精雕细琢的最大空间。磨少了,高铁可能脱轨;磨多了,整个高铁转向架面临报废。
宁允展研磨的是高铁列车定位臂,相当于列车“脚踝”。十多年如一日,他在细如发丝的空间里精益求精,研磨技艺和效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手持磨具的他,犹如在微米间“梦幻舞蹈”,打造出一件件机械“艺术品”,助力中国高铁梦腾飞,在平凡技工岗位上书写“工匠精神”。
研磨高铁“脚踝” 他在发丝间把手艺做到极致
走进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加工组装区车间,记者看到,身穿灰色工装的宁允展头戴安全帽、防护镜,手持一支牙膏筒大小的磨具正专注打磨十多平方厘米的金属卡槽,只见他不时将检测芯轴放在卡槽中用锤子敲打几下,检查贴合率,再继续磨。
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比绣花还精细数倍的功夫。经机器加工的定位臂需手工研磨才能安装到车轮上,但留给手工研磨的余量只有50微米,甚至20微米,比头发丝还细。
“磨少了,贴合率达不到要求,轻则列车振动大,重则可能脱轨;磨多了,十几万元的部件面临报废。”宁允展说,“我把15平方厘米的切口在心中分成16份,一点点磨,直到把切口表面隐约的竖线织成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
若把高铁列车比作长跑运动员,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脚”,而定位臂就相当于“脚踝”,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位,通过定位节点和轮对连为一体。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定位臂接触面要承受约二三十吨的冲击力。为保证安全可靠,定位臂和轮对节点必须要75%以上贴合率。
宁允展在研磨工艺上精益求精。他发明的“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贴合率从75%提高到90%以上,使长期制约转向架批量生产的难题得到破解。
“过于光滑的表面相互接触后,在扭转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烧结、粘连等问题,影响系统功能,因此采用研磨工艺使面接触变为网状线接触,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非常大。宁允展不论在研磨精度还是效率方面,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车四方总工程师梁建英说。
据统计,从宁允展和他团队手中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1400多列复兴号动车组,奔驰20多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万多圈,创造了13年无次品记录。
倾心平凡岗位 他把创新发明当成人生乐趣
1991年,宁允展从铁路技校毕业,进入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中车四方前身)做钳工,工作之余他拼命自学电焊、机床等技能。中车四方转向架分厂副厂长赵言贵说:“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却是创新达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跟他唠两句,几天就能想出解决办法来,或者拿一张发明图纸找你。”
转向架内腔的铁屑要定期通过冲压清理,过去是用双手压住风压口,不仅危险性高,清理还不彻底。宁允展不断琢磨试验,发明了一套装置,它能自动释放转向架内腔清理时的压力,清理效率提高80%。
长期以来,转向架检修加工部位容易损伤,由于精度要求高,修复起来非常困难。宁允展将研磨技术和焊接手法巧妙结合,发明了一套“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5,能有效还原加工部位,这一操作法被中国中车认定为集团级别“绝招绝技”。
动车组排风消音器、动车定位臂螺纹引头定位工装、动车空簧孔防护、动车踏面清扫器座螺纹引头工装、制动夹钳开口销开劈工具……宁允展有各类发明创新20多项,其中3项被认定为国家专利,每年为公司节约创效约300万元。
辞去领导职务 他愿“钻艺带徒”干专业的事
宁允展自费购买了车床、打磨机和电焊机,将家里30多平方米的小院改造成小车间,潜心研究新工装和新发明。搬进楼房后,阳台也变成了他的车间。“只有多掌握一些手艺,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想出更多解决难题的点子。”他说。
宁允展当了一段时间研磨班班长。但没多久,他便主动辞去了班长职务。他说:“还是钻研手艺更适合自己,我不太擅长搞管理。”
虽不愿当班长,但宁允展带徒传技从不吝啬。“宁师傅有问必答,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我们有一丁点做不到位,他都不答应。”徒弟徐泽琨说,“研磨定位臂时,检测芯轴上有一根标准线,按工艺标准允许一定误差,但宁师傅要求必须和标准线相齐,同一转向架四个定位臂的贴合率必须一致。”
宁允展带的徒弟中,2人成为高级技师,10人成为技师,都是一线骨干。
由于在高铁研磨领域贡献突出,宁允展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荣誉,而同事刘志强说:“虽然是名人,但他并不放在心上,执着于钻研手艺,说起奖励和头衔只是微微一笑。”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26日电 2019年2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网站刊登了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辅导备案表,中国铁路总公司控股企业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A股上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