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4月28日电 题:为了108户贫困户
新华社记者杨帆
52岁的李秀兰最近有了一份新工作,在镇上的农业合作社做工,每天挣80块钱工资,春节后她就认真上起了班。
李秀兰家住河北省滦州市茨榆坨镇,耳聋,左眼也接近失明。2018年丈夫去世后,独自守着5亩地,年纪大了干不了太多农活,没了经济来源。
茨榆坨镇整体并不贫困,这里现有工业企业40多家,是全国经济千强镇之一。但在脱贫攻坚路上,茨榆坨镇也仍有“最后一公里”。茨榆坨镇党委书记周俊军告诉记者,全镇现有贫困户108户、257人,多数是像李秀兰一样因病、因残致贫,没法出门打工。
“最开始我们走的是支援帮扶和爱心捐助的路子,但想要‘拔穷根儿’得有一套‘造血’方案。”周俊军说。
2017年,滦州市搞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试点,茨榆坨镇芦苇庄村花20万元建了一个高标准蔬菜大棚。记者日前走访时看到,大棚内的田垄一侧种的是黄瓜,另一侧种的是西红柿。“有15户贫困户以政府下发的2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参与分红。这个大棚采摘期一个月能挣3万多块钱,收入比较乐观。”芦苇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民说。
过去,茨榆坨镇境内大多是沙性土壤,存不住水,大风一起土就飞了,过去为了快致富只能发展工业。蔬菜大棚里的土壤都是用了新技术改良过的,“试验田”虽然成功了,但想继续用这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需要谋划更多。
2018年末,茨榆坨镇下力气建成了40个大棚,每个1.8亩、造价14万元。大棚里种起了西红柿、黄瓜、吊瓜等。紧接着,镇里成立了一家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合作社,贫困户们以产业扶贫资金、自己的耕地入股,像李秀兰一样有劳动能力的还可以来做工挣钱。
“这么大岁数,还能挣工资,想都没想到。”李秀兰拿着铁锹站在田垄边说,家里的5亩地交给合作社流转,每年能拿到5000元,有分红还有工资,挺好。
在大棚外,几辆从北京来的运菜的货车整装待发。周俊军说,附近要准备新建蔬菜交易市场了,今年全镇还会建成70个大棚,打造蔬菜基地,这108户贫困户脱贫有希望了。
今年41岁的任当锋是河南省卢氏县沙河乡果角村村民。他多年在外打工,由于腰部有伤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工地上看管仓库,收入微薄。任当锋的母亲重病在床,没有劳动能力,每个月还有一定的医药费支出
新华社西宁1月14日电 题:“藜麦老汉”代存忠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 王金金 隆冬时节,皑皑白雪覆盖着高原。围着炉火,代存忠和妻子烧好一壶茶、打开电视收看节目。“我怎么都想不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