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田晓航)今年4月26日是第12个“全国疟疾日”,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再传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近日发布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引导社会和公众进一步提高疟疾防控意识,重点防控境外疟疾输入再传播。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受感染的按蚊叮咬或经输血感染,最初症状有发热、发冷、头痛和寒战等。如不及时治疗,恶性疟疾可能发展成重症疟疾,甚至导致死亡。我国2017年首次实现全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根据《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核心信息指出,疟疾可防可治,预防的最好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禁止疟疾患者献血。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并储备足量疟疾治疗药物。公众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
如何降低疟疾输入后再传播的风险?核心信息提示,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疟疾确诊后,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现象。医务人员对确诊的疟疾病例应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WS/T-485-2016)给予足量规范的抗疟治疗。
新华社昆明3月27日电(记者 刘宇琪)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中,澜湄六国致力于加强疟疾和登革热跨境联防联控。26日至27日,澜湄六国在昆明举行联防联控协调与疫情交流会
世界卫生组织23日宣布,全球第一种、也是迄今唯一一种被证实有预防效果的疟疾疫苗开始在非洲国家马拉维试点推广,随后还将在加纳和肯尼亚试点推广,为拯救成千上万儿童的生命带来了新希望。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2月10日电 专访:中国抗疟成就显著 帮助非洲潜力巨大——访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会执行主任彼得·桑兹 新华社记者王小鹏 “中国有望于明年消除疟疾,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新华社巴黎3月1日电(记者陈晨)法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非洲人基因,发现疟疾最早出现在至少2万年前,远比农业兴起的时间早。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新华社莫尔兹比港11月11日电 通讯:蒿草青青 医者仁心——中国专家助巴新百姓抗疟纪实 新华社记者张宁 袁梦晨 杨敬忠 青蒿,叶片青绿,花色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