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昌4月23日电 题:芳华无悔——西昌航天人放飞百枚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幕后故事
李国利、王玉磊
4月20日深夜,长征火箭喷着橘红色的火焰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飞向浩瀚星空。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在这个中心实现第100次飞行。
从长三甲系列火箭的首飞到百次,背后凝聚着一代代西昌航天人追梦不止的奋斗印记。
(一)
1994年2月8日,我国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具备发射高轨道重型通信卫星的能力。
时任控制系统前端一级箭上号手的李本琪回忆说:“为了实现首飞成功,发射场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从扳手手柄长短的改造、塔上电缆如何布置,再到规程的书写等等,都是操作手和科技工作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一次次摸索、一遍遍实验出来的。那时,遇到问题是常态,发射场的科技工作人员协同产品研制部门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连续排故。
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西昌航天人的追梦脚步。
任务合练中,发射场需要掌握长三甲运载火箭各次总检查的数据比对情况。一次总检查测试下来的所有数据图,比火箭还要长。
“当时的条件简陋,我们是趴在地上用尺子一帧一帧地比对判读,有时比例尺弄错了、波段搞混淆了,就得重新再来。”李本琪说。
(二)
航天发射是高风险事业,追梦之路并非坦途一片。
2006年12月6日,风云二号D卫星发射的前两天,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一级火箭推进剂加注非常顺利。可是加注完后,却发现火箭里的燃料正在往库房里回流。
试验结果表明,活门没有复位,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故障。指挥部决定,立即更换加注活门。
更换加注活门,首先要把火箭贮箱里的推进剂全部卸回,再清除贮箱内的有毒气体,以保证更换活门时人员的安全,保证火箭能在窗口内按时发射。
这个事关全局又极度危险的任务,落到了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的老操作手刘哲理肩上。
排现场的其他人员都在安全距离之外,通过监视摄像机关注着刘哲理和同伴们的举动,救护车就停在不远处。
“我们在能见度不足半米的棕色烟雾中,连续一晚上操作排故。本身是绿色的防护服,出来以后已经发白了,橡胶也发软了。”刘哲理回忆说。
2006年12月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飞行圆满成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说:“从长三甲系列火箭首飞到发射次数上百,一茬茬西昌航天人经历了中国航天低谷的艰难,也见证了发射连战全捷的辉煌。”
(三)
2019年3月31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天链二号01星直刺苍穹。
“01”指挥员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测试站高级工程师鄢利清,这是他参与发射的第99枚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
1993年,鄢利清初到大凉山,第一个岗位是发动机X射线探伤。后来,他开始在多个岗位上锻炼。
2006年,他首次担任“01”指挥员。
如今,头发略显花白的鄢利清已是“百发百中”的发射“福将”。
1994年出生的技术部总体技术室助理工程师郑树宏,恰好与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同岁。仅参加工作2年来,他就见证了20余次成功发射。
2018年3月30日,他参与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独立执行发射任务。
这一天,恰好是他24岁生日。他说:“这是送给自己最完美的生日礼物。”
“25年来,无论是见证百次发射的老同志,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昌航天人,他们都在祖国航天事业前沿用青春书写无悔芳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
(四)
发射型号从单一到多型,发射次数从几年一发提升至一年17发……25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综合发射能力不断提高,也锻造了一支“金牌”测试发射队伍。
2003年参加工作的皮水兵,至今难忘那次惊心动魄的发射任务——距发射还剩2个半小时,发射场区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窗口时间到了。中心气象团队仔细分析,发现雷雨将出现短暂间隙,立即将这一“战机”上报,指挥部当即下达准备口令。
5时44分28秒,长三甲火箭喷着烈焰钻入云层。喜讯随后传来:卫星准确入轨。
2017年6月19日,皮水兵第一次担任“01”指挥员。点火发射都很顺利,没想到,火箭飞出地球不久,就出现异常。后来,通过10次轨道调整,卫星最终成功定点预定轨道。
在同事们的支持下,皮水兵又振作起来,8个多月后再次担当“01”指挥员。
两年来,他把每一次都当作第一次,先后担任5次“01”指挥员,并成功指挥了这次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飞行任务。
“看着火箭一次次的腾飞,付出的心酸与汗水都是值得的。”皮水兵说。
西昌4月4日哀悼日 四川省西昌市人民政府今日发布公告称,为沉痛哀悼扑救木里森林火灾牺牲的英雄们,西昌市人民政府决定,2019年4月4日为哀悼日,全市范围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
凉山火灾全部扑灭 成都4月2日电(记者张超群、杨进)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日下午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木里森林火灾最新情况和牺牲人员善后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