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新疆木垒县:守护生态文明实现沙退人进

2019-04-23 10:16:0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昌吉4月23日消息(记者蒋雪娇 昌吉台记者朱丽君 木垒台记者魏亚波)这几天,广阔的木垒河河岸热闹起来,来自木垒县各单位各部门的上千名干部职工、普通群众,自发参与到这场浩浩荡荡的“绿化”行动中,几天后,植树造林面积将会达到12000多亩。

木垒县委办公室干部刘字楷说:“每年的植树活动我都会参与其中,特别是今年我和我的同事来到这一片看似荒凉的地方,栽下一棵棵幼苗,今后我们也会时常来修修枝、浇浇水,希望他们可以茁壮的成长,为我们木垒县增添一抹新绿。”

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木垒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面的一个县,也是全州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年均降水量只有500--600mm,共有沙化土地687.7万亩,沙化土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7%。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沙尘天气一直困扰着木垒县各族群众,54岁的维吾尔族居民阿拜尔别克至今还记得他所在的木垒镇被风沙肆虐的情形。阿拜尔别克回忆说:“以前,风沙特别大,这么一层土,关窗户都不及关有时候,开车走在路上,前面什么都看不到。”

时过境迁,木垒人防沙治沙的脚步从未停止,为了阻止风沙对家园的侵害,一代代木垒人前赴后继,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治沙思路,着眼防沙治沙。在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二道沙窝,55岁的库里拜和退伍老兵刘宏英带领着他们的团队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三个春秋。早晨八点向沙漠腹地进发,晚间九点扛着工具回来。风起沙落,陪伴他们的除了头顶的烈日,还有他们亲手种下的梭梭。昌吉乡友苗木公司经理刘宏英介绍说:“这个梭梭看起来是黄,但是它已经发芽了,像这种梭梭我们已经种了1000多万株,成活率非常高的,可以达到80-90%,所以我们非常激动。”

二道沙窝,土壤盐碱化严重,易旱易热、漏水漏肥,在这里播种植被,所要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而队员们硬是在这里建起了一道道防风固沙的屏障。刘宏英说:“我和我的工友从3月4号到现在为止,已经种植了17000多亩,这个效率在以前我们这是没有的。以前我们的工人每人每天只能种1.5亩-2亩,现在我们每人每天可以种3-4亩,这个效率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木垒县林业和草原局副主任库里拜说:“我们木垒县是牧业为主的县,沙障工程的实施,就是要防风固沙,使草场更加茂盛,从而使广大群众增产增收。”

绵延数公里的方格沙障盘踞在二道沙窝,挡住了风沙的同时,也开启了木垒世代放牧人对生活的希望。从1986年开始,哈萨克族牧民巴赫提努尔,就已经在这里骑马放牧。33年,沙漠没有向前推进,巴赫提努尔的羊群从20只成长到现在的400只。木垒县雀仁乡牧民巴赫提努尔说:“现在草场的草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羊也越来越多,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了,感谢党的好政策。

和巴赫提努尔一样,40岁的梁伟不仅是治沙小分队的一员,也是二道沙窝边缘草场的受益者。木垒县雀仁乡托儿嘎什村牧民梁伟告诉记者:“风小了,沙少了,水多了,我们养的羊越来越多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不做乘凉者,愿为栽树人。近年来,木垒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人工栽植梭梭封育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40万元,完成国家级公益林营造林4.57万亩,投资600万元,封育8.1万亩。累计设立封禁保护区34个,保护面积42.8万公顷。木垒县委常委王慧介绍说:“按照木垒县提出的南有照壁山、西有木垒河、东有玫瑰花海、北有彩色种植,这样一个大的县城周边的生态格局,建成以后,会极大的改善县城及县城周边的生态环境,对防风固沙,改善生态,提高木垒县的空气质量,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