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几代中国人奋斗自强的真实写照
“过去工人下坑有一条四五百米的小路叫张林路。”闵士彪看着矿坑回忆说,张林是露天矿的一个老劳模,为了工友上下班方便,挑着扁担在工人踩出的坑洼小路上修了一条路。直到退休,这条路都是他义务维护。
“爱露天,做主人,争一流,创水平,挑重担,做贡献。”半个世纪的开采,更有一批劳模用青春和生命镌刻出海州精神。他们中既有技术骨干,也有普通矿工,这种贡献是无法计量的。
先后攻克了包括新型火药爆破在内一系列技术难题的王征;率领“三二二掘进队”过断层、闯禁区,创造了快速掘进先进经验的李瑞;革新大王段士儒;复救大王王合……50多年间,海州露天煤矿共涌现全国劳动模范1人、省部级劳动模范85人,有18人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那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满满的年代。”赵长青说,海州露天煤矿设计年产量300万吨。但是国家的工业发展需要煤炭,海州人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使露天煤矿年产量提高到420万吨。从1987年至1990年,经过对生产布局和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年产量又提高到500万吨。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句话或许并不熟悉,但这却是几代海州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原海州露天煤矿工人王绍杰说,这里的工人大多父一辈、子一辈。父辈的言传身教,海州精神的代代传承,让自己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奋进的激情。
它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见证
4月的夕阳伴着嫩草的清香,给人的感觉绝不是迟暮,对于这座矿坑也是如此。资源枯竭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新生”。
连云港海州男子王某在街头溜达时看见路边停放的一辆电动车,就将车子骑走了。谁知,20多天后,自己的一辆电动自行车也被偷走了,王某情急之下跑到派出所报警,结果被民警一眼认出
连云港东海男子张某从2010年便开始疯狂作案,几乎偷遍了整个东海县,被公安机关多次打击处理,后来实在混不下去了便流窜到赣榆和海州等地继续作案,最近在一次作案时被抓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