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4月14日电(记者郭方达)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有一尊10余米高的白色纪念碑,一名战士形象巍然而立,望着前方。他注视的,正是引滦入津工程的起点。
西流的滦水,就是一座流动的丰碑。
一湾水,两地情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渤海之滨。上世纪70年代,天津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不足现象日益突出。由于超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大面积漏斗区,地面平均每年以80毫米的惊人速度沉降。
用水最紧张时,市民只能喝苦咸水。据介绍,当时天津甚至制定了万不得已情况下,工业分批停产和疏散城市人口的应急预案。
1981年8月召开的京津用水紧急会议上,国务院决定引黄济津。豫鲁冀三省人民顾全大局,立即响应。
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可靠的地表水源才是最好的出路,“引滦入津”工程雏形应运而生。
按工程规划,川流不息的滦河水,自河北穿燕山余脉,循黎河水道,自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流向于桥水库,跨越两百余公里流入天津。
1982年5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开工。
一湾水,将津冀两地紧密相连。
子弟兵,爱人民
“引滦精神就是为民造福!”已经90多岁的原铁道兵第八师师长刘敏在接受采访时说。
1982年1月,刘敏所在的原铁八师正式接到命令,参加引滦入津工程。在寒冷的冬季,部队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打开了进入各个斜井口的通道,抢盖了临时住房五万余平方米,比预计准备工期快了1个月。
施工期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铁八师编制撤销。30多年过去,刘敏对于部队“最后”一次任务,记忆犹新。
施工中,原计划通过10余个隧洞增大工作面来加快工程进度,谁料地下情况复杂,时常塌方,还牺牲了不少战士,废弃两个隧洞后重凿新洞才能赶上进度。
铁八师正是负责其中引水隧洞的关键部分,而部队撤销的消息突如其来,基层战士们一时难以接受,工程进度大受影响。
部队和官兵将来怎么办?询问的信件将刘敏的办公桌堆得满满当当。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传来了好消息:天津市同意相关部队战士都在天津落户转业,并得到天津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原本不知如何是好的战士们,一下子有了底气:有天津人民做后盾,什么工程都不在话下。
1983年9月11日,甘甜的滦河水流入天津。“吃水不忘挖井人”——许多参与工程的战士就此留下,成为天津人。
绿山水,真金银
进入21世纪后,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黎河沿岸出现了大批的采矿企业,当地山体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为了增加收入,滦河沿线养殖业悄然兴起。水体,开始遭受污染。
寻找保护环境与当地居民增收的平衡点,成为区域流域管理的重难点。
为此,河北省加大引滦入津沿线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实施上游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库区网箱养鱼清理工作。截至2017年5月,潘大水库网箱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清理网箱79575个、库鱼1.73亿斤。
记者了解,身处下游的于桥水库周边的居民们也经历了南岸搬迁、退耕等整治行动。
家住天津市蓟州区白庄子村的孙大娘告诉记者,当地政府按照土地征用面积每年每户给予补偿,还组织集中种植蓝莓、金银花等高产值作物,“现如今环境更好了、收入更高了”。
2017年6月,天津市正式与河北省签订了《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2016年至2018年,河北省、天津市各出资3亿元共同设立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引滦入津水污染防治工作。此后,津冀两地还将持续探索流域治理的区域协同新模式。
30多年过去,南水北调等多重引水工程的实施,滦河水已不再是天津唯一的用水来源,但引滦精神及其区域协同的治理经验,在津冀人民心中,是一笔珍贵而永久的财富。
新华社南昌2月19日电 题:工程师回乡后 新华社记者林浩、余贤红 对江西籍工程师高丰城而言,这个春节过得有些不一样。抢票的焦虑、行程的匆忙、离别的伤感,这一切都随着2018年他回乡工作而成为过去式
2003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在全省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5年来,浙江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千万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