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渔民新生活:辽宁营口奏响“爱海”乐章

2019-04-11 17:4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沈阳4月11日电(高爽)伴随着一阵阵雄浑的汽笛声和喧天的鼓乐声,停泊在辽宁营口鲅鱼圈渔港的渔船竞相驶出,奔向碧波荡漾的大海。今年73岁的渔民张涛站在岸边,久久凝望着赶潮渔船的背影,嘴中不断低声重复:“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靠海吃海,在鲅鱼圈,渔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渔民将出海捕鱼称为“赶潮”,凌晨涨潮时将船驶出渔港,到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待到满潮时驶回,收获的鱼、虾、蟹等直接卖给等候在码头上的居民。鲅鱼圈人至今保留着一种生活习惯,就是根据潮水涨落判断渔船返港的时间,然后准时到码头边的集市采购最新鲜的“海货”。

富饶的鲅鱼圈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大海。“我们家族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海洋就是我们渔民的土地,鱼种就是麦苗,不保养海可不行!”张涛说。

对此,渔民张志臣也有同感:“各村都有标语,‘小鱼不让打,扣眼必须大’,所以我们这里的渔民用的渔网网眼都比较大,小鱼自然而然漏出去了,绝对不过度捕捞。”

在今年的鲅鱼圈开渔节上,营口百里海岸的渔船出海“网网有漏鱼”,归来“网网都有鱼”。营口人面朝大海,实现了从无限索取到向生态致敬的转变——大海自然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回馈。

渔民爱海,也爱渔业文化。每年冬天过去、冰层开化,渔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收。

张涛说,今年自己还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你听这鼓乐声,是营口地区的渔民号子,这旋律跟半个多世纪前一模一样!我凭记忆将乐谱写下来,就是为了将这带有渔民情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我出生、长大在鲅鱼圈,小时候人们靠出海捕鱼赚钱、养鱼加工赚钱。如今,越来越多游客来到鲅鱼圈看海景、观渔船、选海货,小渔村成了海滨游火热的旅游城市。虽然现在以打鱼为生的人比从前少了,但我们爱海的程度却没有降低。”46岁的渔民赵艳红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