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祭奠,为了更好地前行(3)

2019-04-05 17:05: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岁月流逝,初心未改。不论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脉,砥砺家国情怀,初心代代相传。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在贵州省石阡县,64岁的陈德昌每当哼起这首歌,心中总会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感。这首曾流传于中央苏区的民歌《当兵就要当红军》,是他的父亲陈世荣生前最喜欢的歌曲。陈德昌小时候就时常听到父亲唱起,在心里深深埋下了种子。

当年,石阡县困牛山上,红军战士不愿伤害被敌人裹挟的群众,又不愿被俘虏,100名左右的红军选择了跳崖,陈世荣是幸存者之一。如今陈德昌经常受邀讲述当年红军的英雄事迹。“青年一代生长于远离战火硝烟的和平年代,无论我们走多远,红色基因不能忘、不能丢。”陈德昌说。

  前行,续写未竟的伟大事业

清明,连接着历史与今天。清明的意义不只在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继承先烈的遗志,续写未竟的伟大事业。

在李大钊烈士陵园正门口,李大钊烈士雕像注视着人群,似乎在宣扬他伟大的未来畅想: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松柏掩映,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黄白相间的菊花环绕着烈士英名墙。清明节前夕,我们迎回了阔别60多年的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从此在中华大地上安息。

“虽然我年纪小,但我知道的红色故事可不少。”10岁的遵义市老城小学四年级学生张瑞凝是当地的红色义务宣讲员。在当地举行的祭奠仪式上,她用稚嫩有力的声音作了“做好新时代接班人”的主题宣讲。“今后我还要把更多的红色故事分享给身边同学,大家一起汲取革命先辈的精神养分,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张瑞凝说。

八宝山革命公墓任弼时广场上,几名学生用画笔向公祭群众展示他们眼中的战争景象,把“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红军渡江战斗场景画下来,寄托哀思,表达崇敬。

烈士们走了,历史车轮的转动下,他们的身影似乎日渐模糊。但是,我们分明看见,英雄们的精神正在照耀中华,中华儿女正秉承烈士遗志,沿着先辈的光辉足迹接力奋进。(参与记者:邱冰清、孙琪、王君宝、苏万明、严钰景)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