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鲍永清在祁连山拍摄的兔猻(央广网发 鲍永清 摄)
央广网西宁3月31日消息(记者葛修远)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30号发布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监测到全球罕见、国内首次的5只雪豹同框画面,同时监测到罕见的豺、荒漠猫等珍稀、特有野生动物,说明祁连山国家公园片区生态系统健康,食物链完整。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是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物种,也被作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中提出“要加强以雪豹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增强雪豹等旗舰物种栖息地适宜性和连通性”。因此,对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内雪豹等珍稀物种的本底摸查和深入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野外相机在祁连山拍摄到的豺照片(央广网发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供图)
祁连山区域(青海境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疏勒南山部分区域做过零星的雪豹野外调查工作,1996-1998年期间开展了以访谈和文献资料查阅为主的雪豹调查,而其他区域未开展过系统全面的野外调查监测工作。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现状,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密度、数量,科学评价栖息地结构、功能和质量及面临的生存威胁,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打造“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奠定扎实的基础。根据原国家林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2017年5月祁连山青海片区雪豹专项调查正式启动。工作启动以来,开展了4次野外工作,历时90天,240人次参与调查,调查监测面积达到4000平方公里。
野外相机在祁连山拍摄到的猞猁照片(央广网发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供图)
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专项调查监测工作全部结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调查采用样带法、红外相机识别以及微卫星分子标记等方法。在样带法调查基础上,2017年至2018年,共布设相机735台次相机,获取雪豹照片和视频1200份,得到323个雪豹拍摄独立事件;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采集到的粪便样品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显示88份样品中有35份为雪豹粪便,占所有样品的39.8%。此次监测范围广,数据相对较全面,基本代表祁连山地区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及生态环境状况。
在调查中拍摄到全球罕见、国内首次出现的5只雪豹同框的视频,拍摄到多只雪豹同框画面的数量大幅增加,说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繁殖种群比较稳定,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系统健康,食物链完整。
野外相机在祁连山油葫芦地区拍摄到的雪豹照片(央广网发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供图)
这次调查中还监测到十分罕见的豺、荒漠猫等珍稀、特有野生动物,捕捉到6只兔狲同画面的日常生活照片,展现了兔狲家族其乐融融的生活景象。除雪豹以外,还监测到中小型食肉类、有蹄类小型食草类野生动物4大类25种,鸟类60余种。
2018年监测结果分析表明,祁连县油葫芦地区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猫科动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除雪豹外,同时监测到猞猁、兔狲、豹猫、荒漠猫4种珍稀猫科动物。在中国已知12种野生猫科动物中,该区域同时生活有5种猫科动物,反映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日益向好,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园。
新华社西宁11月1日电(骆晓飞、王浡)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近日,科研观测人员在黑颈鹤种群科研观测活动中,首次采集到了黑颈鹤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孵化的影像资料
央广网西宁2月13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海台记者张永安 马慧)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以山林为家、湿地为伴,他们跋山涉水,兢兢业业,为守护绿水青山默默地付出奉献
新华社兰州1月26日电(记者王朋、张睿)记者26日从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获悉,甘肃通过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祁连山生态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雪豹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为极危动物,我国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四十,约为2000-3000只。 雪豹为高山动物,是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也是人们公认的六大猛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