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创客港开园之初就明确提出,鼓励培育发展以创新技术、设计服务、文化传媒、信息咨询、“双创”孵化器等为主的产业格局。沙坪坝区政府为此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凡是符合产业政策的入驻企业,可获得长达三年的租金补贴。
筑智建就是首批签约入驻的企业之一。这家从事三维可视化大数据研发及应用的科技型企业,看好西部地区的市场空间,从上海搬到重庆,租下两层楼近2000平方米的场地。
“除了租金补贴,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也是吸引我们落户的重要原因。”毕业于重庆大学的公司总经理赵亮说,公司正在研发的建筑信息化模型系统需要大量土木工程、建设管理、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人才。沙坪坝是重庆传统的教育大区,园区又紧邻重庆大学等高校,为招聘人才、吸纳学生实习提供了便利。
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区位优势,创客港主动与高校合作,不仅挂牌成为重庆大学“来华留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还专门修建直通校园的观光电梯,帮助企业延揽高校人才,推动创新要素聚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张成臣2018年应聘进入筑智建工作,他说:“现在不仅是学生来实习工作很方便,公司请学校的专家来研究课题转化科技成果,老师们坐个电梯就到,合作也更紧密了。”
聚拢人气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重庆国际创客港已吸引入驻上百家,成为重庆规模最大的滨江“双创”产业园,2018年产值超1亿元,为10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大量创新型企业的聚集,使创客港形成企业共济共赢的发展平台。“80后”海归张博就是受益者之一。这位回国创业的重庆女孩,和伙伴在创客港开起了摄影工作室。张博说,这里有成片的老旧厂房,毗邻磁器口老街和大学校园,很适合外景拍摄就地取材。还有很多“80后”“90后”年轻人在园区里上班,这些都是她的目标客户人群。
入驻企业不断增多,创客港的“人气”也旺起来。“很多创意园白天忙忙碌碌,夜晚空空荡荡。”周尤说,创客港规划了600多个停车位的地下车库和沙滨路上最大的滨江广场,还引入了影视娱乐、酒店、餐饮等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原有的一栋旧厂房被改建成缝纫机博物馆,西南地区最大的巨幕影厅也已开业放映,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民宿酒店几乎天天爆满……创客港还将入驻3D打印、VR虚拟现实和机器人表演等数字互动体验项目,让市民既能感受旧工业记忆,又能感受现代科技,将园区打造成城市文化新名片。
11月18日,仿生教育机器人参赛项目代表在进行产品展示。原标题:安徽:草根创客大比拼当日,“常青梦空间”第四届安徽创客大赛总决赛在合肥举办,来自安徽各地的50多个创业项目进行角逐。
央广网深圳10月12日消息(记者官文清)10月11日,第三届“青年之声·青春创客”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深圳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青年创客齐聚深圳,参加最后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