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3月14日电 题:黑龙江:“一碗大米”的“供给侧之变”
新华社记者杨喆 苑欣芳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从每一粒大米做起——记者最近在黑龙江各地采访看到,人们对“一碗好大米”的追求,倒逼该省从春耕就开始“供给侧之变”。
绿色种植:为水稻“减肥”
前些年,让绥化市庆安县七河源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立最“上火”的事,是晚上得让人看着水稻田,防止有人“偷摸扬化肥”。
“我们推行绿色种植,减少化肥使用,但还是有老百姓不理解,晚上偷偷摸摸往地里扬化肥。”孙立说。迫于无奈,他让一些不按照标准种植的农户退出合作社。
这份坚持收到了回报。合作社产出的水稻,虽然因减少化肥使用而单产下降,但卖上了好价钱,还吸引了企业搞订单种植,1400亩地可多收入60万元左右。
粮食安全,更是品质安全。减肥控药,是为产出“好大米”,更是为了地更“绿”、水更清。
氮磷钾,曾是化肥店里的“老三样”。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密山市农友化肥农药经销有限公司,生态有机肥备货量增加。
“今年有机肥销售比例明显提高,有机肥的高标准堆沤比上一年增加3万立方米。”密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广东说。
今年,黑龙江将开展有机肥提质增效试点示范,全省有机肥施用量将达到1800万吨。
“一碗好米”:稻香“鸭先知”
再过1个月,虎林市良艳有机鸭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宋国良就要第4次购进鸭雏,放到稻田里。“我们这儿得放1万多只鸭子。”宋国良指着稻田说。
央广网长春1月24日消息(记者苑竞玮 通讯员苏曼宇)2019年吉林大米专场推介会昨天(23日)在长春举办,主题是“情系吉林、稻香天下”,目的是宣传推广吉林优质稻米和“吉田认购”的新型营销模式
新华社莫桑比克贝拉3月28日电(记者聂祖国)连日来,莫桑比克华侨华人团体和多家中资企业,纷纷以各种形式积极为受强热带气旋“伊代”重创的莫中部地区捐款、捐物,支持莫政府的赈灾活动
新华社南宁3月21日电 题:“送货书记”的农畜产品专车 记者刘伟、覃星星 初春三月,南疆细雨绵绵。农蕙菱熟练地将自己的白色越野车倒到大米加工厂门口,然后和几个村民一起将当地出产的富硒大米装到车上
福岛卖米队 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一时间当地大米从日本商店“全部消失”,让当地农业人士很担忧。最近,福岛县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福岛卖米队”,对福岛大米进行大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