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3月8日电(记者华义)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8日宣布,该所研究人员利用被称为“基因剪刀”的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不易产生排异反应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将来有望使更多患者受益于iPS细胞“异体移植”。
该研究所一个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撰文说,他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实验鼠iPS细胞的部分基因,将经过这种基因编辑的iPS细胞培养成血液细胞,然后移植给其他实验鼠,结果成功避免了接受移植实验鼠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
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而培育出的干细胞,它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可分化为各种器官和组织,在医疗上可用于移植。如果将患者本人细胞培育成iPS细胞并进一步用于移植,需要较多资金和时间;而如果利用来自他人的已培育好的iPS细胞,所需费用和时间会大幅减少。
不过,利用来自他人的iPS细胞进行异体移植,可能引起患者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此前,日本一名老年黄斑变性患者接受异体iPS细胞移植后出现并发症,不得不接受视网膜前膜剥除手术。为了避免排异反应,目前需要预备非常多种类型的供体iPS细胞以供配型。
研究小组称,如果使用过去技术,要使供异体移植的iPS细胞覆盖九成以上日本人,需储备140个不同类型的iPS细胞株以供配型。目前,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的iPS细胞库仅能覆盖约三成日本人的配型需求。而采用新技术后,只需7个iPS细胞株就可以覆盖超过95%的日本人的配型需求,这有望大幅促进iPS细胞异体移植的发展和应用。
1月23日,记者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了解到,中国首个移植子宫内孕育宝宝日前在该院出生,标志着我国在生殖医学子宫因素不孕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同时在子宫移植领域走在国际前列
新华社巴黎4月12日电(记者陈晨)法国上塞纳省一家医院12日宣布,一名法国女性3月31日成功接受子宫移植手术。这是法国境内实施的首例人体子宫移植手术。 这名法国女性34岁,先天无子宫
原标题:首例肺移植二胎产妇吴梦丈夫回应争议:没抢肺源,一直在服药肺动脉高压患者吴梦产子十个月后去世,值得为“母爱”冒险吗世界首例肺移植产妇吴梦走了,但发生在她身上的争议仍在持续。
中国首例添宫宝宝 曾于2015年接受全国首例人子宫移植的患者杨华(化名),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平安产下一名男婴。经科技查新,这是国内首例、全球第14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出生的“添宫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