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地铁“大脑”的“绣花师”——记中铁一局信号女工班

地铁“大脑”的“绣花师”——记中铁一局信号女工班
2019-03-05 17:38:00 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3月5日电 题:地铁“大脑”的“绣花师”——记中铁一局信号女工班

樊曦、李嘉南、薛宇航

“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承建的郑州轨道交通5号线信号系统工程施工地采访,见到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女工团队。她们用巧手和慧心为地铁列车“绣”出“智能大脑”,成为铁轨边的一道靓丽风景。

作为行车的“指挥中枢”,信号系统控制着整个线路上所有列车的运行调度,被形象地称作地铁列车运行的“大脑”。

“这个‘大脑’很精细复杂。别看地铁站的信号设备室不大,里面大概有6万多根配线,平均一根20米长,加起来有1200公里,几乎是京沪高铁线的距离。”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信号女子班组班长邵宏琴告诉记者,5号线全线有32个车站,190多万根配线,不容有一丁点差错,每一处都得精准无误,否则会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信号设备室的配线工作首先是放线,要根据图纸将各类线缆敷设到指定位置;然后校号核对,检查敷设的线缆位置,再把核对后的线缆分类绑扎整齐,制作线缆成端;最后再次校号,确保每根接线准确无误。

流程虽不复杂,但过程却犹如绣花一般精细。设备室一个个信号柜里有红黄白绿各色线缆,粗细不一,犹如大脑神经线路般错综复杂,让人看着都觉得眼花缭乱。

“像这个两平方米大小的信号柜里单放线就要1000多根,把线放到指定的位置后,我们还要一根根的核对,单核一遍就要三四天的时间。一根1公分粗细的数据驱动采集线里还有32根细如发丝的线,需要一根根插入相应的端口。”班组里最年轻的女工、1998年出生的惠春莹说,上班一年来,最大的收获是磨炼了耐心,收获了细心和专注。

这个女子班组共有15人,除了47岁的邵宏琴外,清一色的是惠春莹这样的“90后”。女子班组最早成立于1994年,那时邵宏琴是班组里最小的女工,如今成了最年长的大姐。

“工作了25年,最骄傲的是工作过10多条线路,从时速七八十公里的普通铁路到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高铁,再到贯穿城市经济带的市域铁路、城市地铁,见证了我们国家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时光。”邵宏琴骄傲地说。

在小小的设备室里,邵宏琴带着年轻的姑娘们发扬工匠精神,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配线的工艺水平。记者看到,除了保证配线的精准,姑娘们还尽力确保配线工艺的美观。各式的线缆、规格型号不一,有时候还受天气冷热的影响变得“不听话”,她们不厌其烦地捋顺、固定,一遍遍评估效果,直到做出最满意、最漂亮的样子为止。

长时间的布线、剥线使很多女工的手掌布满了老茧,尤其到冬天,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皲裂,有时很疼。但看到身后像工艺品一样的劳动成果,大家从内心里感到高兴。

“守护地铁运行安全不允许出一点错。我们的工作比绣花还要严谨,只能一百分,只争一百分。”邵宏琴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