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在巡检设备。
巡检气田 守护安全(见图)
本报记者 张 枨摄影报道
新春佳节,正是阖家团圆之际,在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的大牛地气田,采气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仔细检查每一项管网数据是否正常。对于管控着20口天然气井的他们来说,安全生产大于天。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采气管理六区59号集气站作为一处偏远站,距离最近的伊金霍洛旗台格庙镇有30多公里。
“除了24小时监控数据,每隔1至2小时定时收集上报数据,我们还要每小时对站内设备进行一次巡检和定期维护保养,查看是否存在堵塞、跑冒滴漏以及超负荷运行等潜在危险,保障设备安全、管线畅通。”59号集气站站长郭鑫向记者介绍。
刚工作一年的河南小伙江龙豪第一次远离家人过春节。“别看他年纪小,人可要强得很,我们这儿冬季夜间气温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水汽常常会导致气井堵塞,解堵是冬天最重要的任务。”郭鑫在一旁说道,“前两天夜里他一个人值班,出现堵塞以后,为了不打扰我们休息,一个人在寒风里反复浇热水、注甲醇,干了三四个小时终于解了堵,呵气成冰,手冻得直打颤。”
同江龙豪一样,每天晚上都要跟随巡检班在各集气站穿梭的采气管理六区技术员崔梦迪,也是头一次离家过春节。25岁的她去年刚从石油地质专业研究生毕业,选择了这片远离城市的土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年冬天我们全厂要保障每天770万立方米的产气量,其中一个站平均每天要生产1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地级城市一天的用气量,我们必须时刻坚守岗位。”
> 根据《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新广出发[2014]122号)和《关于在14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信办通字[2015]11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要求
我的新年愿望是—— 不加班,你呢? “要出去多旅游!”“再瘦点,还有希望吗?”“研究生毕业去雄安。”“变有钱,变有钱,变有钱!”“爸爸妈妈健健康康,姥姥能看到我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