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样的年 不一样的味道

2019-02-06 12:31:00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央视网消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同年代的“年味儿”都有着深深时代的烙印。

一样的年 不一样的味道

我们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对互联网上跟“春节”“过年”相关的报道、留言、评论等信息进行抓取,发现在近一个月里,出现频次最高的五个词语的排行是这样的,“发红包”“网购年货”排了进来,说明互联网对过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十年前还排名靠前的“放鞭炮”“拜年”,到如今的关注度明显降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年的味道”也一直在悄然改变。

在上世纪50年代的春节,逛庙会、舞龙舞狮、踩高跷,到处可见这些传统的庆祝活动。不过,那时的人均存款才1块多,因此即便是过年,能吃上花生、瓜子都算奢侈。当时全国一年生产的所有布,都不够给每人做一套衣服,所以谁家孩子过年有新衣服穿,也会让人羡慕。

到了60、70年代,人民公社兴起,那时候提倡“劳动最光荣”,很多地方提出“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的口号,就连年夜饭大多都是集体吃;春联和年画的常见内容是“促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不过毕竟经济发展了,看电影、拍全家福开始成为过年的一种时尚。

改革开放是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凭票采购取消了,大家终于可以根据喜好来采购年货,饮料也开始出现在大众餐桌上。虽然一台400元左右的黑白电视机,相当于那时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但家电开始进入了普通家庭,从1983年开始,央视春晚成为除夕晚上的一道硬菜。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回家过年也让“春运”的概念诞生,时速40公里的绿皮火车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