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一样的温暖中国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喜迎新春佳节

2019-02-03 11:33: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题: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一样的温暖中国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喜迎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中国农历新年临近,从大陆到台湾,从香港到澳门,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虽然各地欢度春节的方式有所差异,但不同中却又蕴含着相同的文化与情怀。

  不一样的年菜 一样的“古早味”

对中国人而言,春节里最隆重的一顿饭一定是除夕的年夜饭,家人围炉团聚,表达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在港澳地区,象征着“发财”“年年有余”的盆菜,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吉祥菜肴。盆菜食材丰富,把菜从盆中“捞起”也寓意新年风生水起。

每年除夕,家住香港湾仔的朱玉英都要采购制作盆菜的食材:生菜(“生财”)、蚝豉(“好事”)、慈姑(“添丁生子”)、萝卜菜头(取自谐音“彩头”)。

“香港人都爱吃盆菜,盆菜的制作过程也很幸福。”朱玉英说,一家人分好工,一边洗菜、切菜,一边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临近春节,澳门市民李先生专门陪着母亲购买盆菜食材。他一手拎着满满的购物袋,一手在摊位上熟练地翻拣活虾。“我每年陪我妈来这里采买过年的盆菜食材,几十年从没间断。”他高兴地说。

在台湾,源自福建的“佛跳墙”一直高居台湾年菜外卖排行榜榜首。为抢过年围炉商机,众多饭店、食品业者都会推出各具特色的“佛跳墙”。“台湾民众过年选食材或送礼,最常见的是香菇、鲍鱼,都是好彩头。‘佛跳墙’里面有干贝、鲍鱼、香菇、米粉等,是过年必备。”台北迪化街商圈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徐庆棋说。

与港澳台地区年菜的“南方口”不同,各式面点是西北地区年夜饭餐桌上的“要角”。

在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炸馓子、炸油糕、蒸甑糕,商家们精心准备着过年的美食。

55岁的杜教民在袁家村做生意已有十个年头。从发面、扯面到过油锅,馓子制作的每个流程,他都十分用心讲究。

“过去日子太穷,每年只有二三斤油,吃不起油炸馓子,只有过年才会制作。”杜教民说,馓子被关中人看作是长寿面,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不一样的特色活动 一样的热闹年味

逛年宵花市、赴寺庙走春、赏社火表演……独具特色且热闹非凡的各地年俗活动是春节期间的一大看点。

在港澳地区,逛年宵花市是一项传统迎新春活动。香港人周玉英左手提着一盆蟹爪兰,右手握着一个黄色风车。“蟹爪兰寓意鸿运当头、运转乾坤,风车象征时来运转、顺风顺水,花费不到100港元就能买到心水好物。”她满意地说。

澳门塔石广场年宵市场里,大型花灯和花艺展览早早布置在广场周围,红色的挥春、利是封、中国结和造型各异的猪年玩偶挂满了摊档的货架,市民们携家出游,挑选喜欢的商品。

在台湾,每逢过年,人们都会赴寺庙走春,祈求来年顺遂。今年台北市各大庙宇春节期间也将活动不断,部分寺庙除夕夜通宵开放参拜,也有庙方策划花灯展,营造新春气氛。

台湾民众过年也喜欢采买花卉。全台最大的花卉年货大街台北花市为应对年节前夕采购需求,从1月31日凌晨起连续108小时营业。

在位于中部的河南省,逛传统庙会是人们春节必须安排的活动。浚县的正月古庙会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最初是人们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的朝拜活动,后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自娱自乐的民俗文化活动。

庙会上,高跷、秧歌、花船、竹马、龙灯、狮子、背阁、顶灯、钻火圈、武术、腰鼓……一个个社火表演队将纷纷亮出拿手好戏,为人们带去祝福。

  不一样的“时尚” 一样的新春新意

新年新气象,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各地同胞的春节生活也有了不少新元素。

在西北的宁夏,农民盛向波一进腊月就忙着采购年货。与往年不同,今年他“赶了回时髦”:托村里的农村淘宝代购员网上下单,买了不少进口食品和酒水饮料,甚至包括电视机这样的“大物件”。

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让迎春过年变得更加便利。朱仙镇木板年画、高密剪纸……多种代表中国传统年俗的非遗手工艺品在“线上”受到追捧,为天南地北的家庭增添了浓浓的喜气。

在香港,“绿色新年”理念正悄然流行。今年春节,“绿色年宵”走进香港15个年宵花市,使市民们感受到了新的气象。“我们通过设立资源分享平台和完善回收措施,向市民宣传惜物减废、物尽其用的信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说。

在台湾,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也为人们带来了新鲜体验。日前,台北永乐广场被设置为“年兽窟”,设有创意道具及AR科技,市民可以和“年兽”互动并拍照“打卡”。

“过年是最重要的团圆日子,希望透过创意,让人们体验不一样的过节方式。”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说。

  不一样的团聚故事 相同的“情感密码”

临近春节,辛苦奔忙了一年的中国人怀揣着从未放下的牵挂,向着同一个目标——家的方向进发。

在青藏高原,一列火车从茫茫雪山之间疾驰而过。Z6802列车上,孟广林坐在温暖的硬卧车厢里,心思早已回到千里之外的安徽老家。

“我在拉萨工作10年,父母、小孩和大部分亲戚都生活在安徽。”孟广林说。他的行李中装着藏红花、牦牛肉干、奶渣等西藏特色产品,过年的时候,他要用这些来招待亲友,分享难得的团聚时光。

与大陆一样,每年春节台湾也会出现返乡人潮,台湾春节疏运于1月31日正式拉开帷幕。

在台北一家医院做护工20多年的吴女士乘坐巴士回台中过年。她说,虽然平时也经常回家,但过年团聚意义最特殊。“我和丈夫常年两地分居,因此我们更加珍惜团聚的时间。”

今年春节,得益于港珠澳大桥通车、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推出,以及一系列便利港澳台同胞措施的出台,港澳台同胞的团聚之路变得更加便捷。

“以前回澳门很折腾,得先从厦门到深圳,再转车经广州去珠海,最后过拱北口岸回到澳门,路上差不多得要七八个小时。”在厦门求学的澳门人卢建铭说,“现在直接从厦门坐高铁到香港,再坐大巴经港珠澳大桥回到澳门,节省了很多时间。”

春节即将扣响每个中国人的家门,无论家中准备的是盆菜还是面点,迎面而来的都一定是热气腾腾的温情。有人将春节比喻为一个巨大的磁场,而让这磁场散发无穷魅力的,就是深藏于所有中国人心中共同的“情感密码”。(执笔记者陈舒、尚昊;参与采写:胡瑶、李华、章利新、刘斐、杨慧、王烁、丁梓懿、黄浩铭、张宝亢)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