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子”牵动“大神经”
贵定县金南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光荣2018年领回两张奖状,一张“蜗牛奖”,一张“冲锋奖”。在当年5月份全县的暗访抽查中,金南街道胜利村农危改工作进度严重滞后,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全县大会上被颁发“蜗牛奖”。
当晚,街道办脱贫攻坚指挥所便会同县住建部门开研判会,胜利村40多名干部、网格员分成5个工作组,不分昼夜深入全村未改造的危改户家中。半个月时间,剩下的17户危改户全部开工。
当年9月,在全县农危改工作阶段性检查中,金南街道排名第二,不仅如期摘掉“黄牌警告”,杨光荣还上台捧回了“冲锋奖”。
不止贵定县想出各种“招数”推进工作。在余庆县,通过乡镇书记、镇长、危改办主任联席会议,对全县拆除重建户集中评审,组织村民代表集中评议维修加固补助标准,杜绝优亲厚友等现象;在三穗县,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贫困户需求台账,逐户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改造内容和改造方式、确定完工时间……
贵州省住建厅村庄处负责人鲁长亮说,贵州全面实行“五主体、四到场”制度,乡镇规划建设机构、国土资源机构、村委会、承建人、建房人五方主体,建筑放样到场、基槽验收到场、主体封顶到场、竣工验收到场,确保农房工程质量;贵州投入建设的“农危改工程信息系统”,已查找问题数据3万多条并督促整改。
“地毯式”排查 争取“零死角、无遗漏”
宋晓路说,2017年,贵州启动农危改对象核实工作,对存量危房逐一排查确认,制定了《贵州省农危房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确定2018年率先完成4类重点对象和深度贫困地区农危房改造,到2019年底,51.38万户存量危房改造全面完成。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王立彬、胡璐)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并做好试点工作与土地管理法修改工作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