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读懂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就业形势出现哪些新变化?(2)

2019-01-26 08:00:00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从就业结构看,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劳动密集程度更高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更强,这意味着现在吸纳同样数量的就业,不再需要过去那样的高增速,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显可贵。

从就业区域看,“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特点也愈加明显。2018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逐渐成为我国就业增长新的支撑点。伴随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中西部地区吸纳岗位的能力越来越强,有力支撑了就业增长。据统计,2018年,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为12044万人,比上年增长3.2%,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8年,我国实现就业形势的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特点,外部环境也日趋复杂严峻。我们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2019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预计全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再创新高。与此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显,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可以判断,就业面临的挑战只多不少。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以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来应对。比如,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项目和计划。对农民工近期出现的提前返乡的情况,应认真分析原因,加强服务,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