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月16日电(记者侯文坤)由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联合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的长江中游重霾区大气污染外场综合观测试验近日启动。该项目研究将有助于丰富我国不同区域大气重污染形成机制差异的科学认识,提升长江经济带大气环境改善应对决策能力。
这是长江流域首次开展观测试验,由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长江大学农学院共同进行。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介绍,试验将采用系留汽艇和无人机探测系统,搭载有气象传感器、黑碳仪、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仪、颗粒物计数器等观测仪器,探测大气边界层1500米高度内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PM10质量浓度、黑炭和不同粒径气溶胶数浓度廓线,以及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垂直廓线。试验期间,专家将在湖北荆州、襄阳、咸宁等地三个观测场每天8次进行同步加密探测,结合大气边界层及气象要素地基探测、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地面观测和地-气水汽和能量交换观测,获得冬季重霾污染过程丰富的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垂直结构等观测数据。
据介绍,此次观测试验,旨在寻找我国内陆湿润地区大气重污染触发、维持及消散的热力、动力促发因子,并量化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本地大气污染物积累、重污染形成的贡献;以揭示两湖盆地类似的“次盆地”地形与湖泊、水网特殊湿润地区水热过程,以及两湖盆地重污染形成的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的“汇聚”效应及其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表示,该外场观测试验将有助于认识长江流域中游大气气溶胶变化成因和机理,对丰富我国不同区域大气重污染形成机制差异的科学认识,提升长江经济带大气环境改善应对决策能力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与战略意义。
新华社郑州1月5日电(记者牛少杰、宋晓东)随着空气质量参数的轻微调整,在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空气质量预警模拟系统的显示屏上,隐匿在雾霾中的郑州地标建筑国际会展中心终于露出真容
> 双降4%!秋冬大气污染治理目标明确 汾渭平原迎“冬考”(美丽中国?热点)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启动,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一起被列为重点区域,成为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
新华社西宁11月28日电(记者央秀达珍)28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审议通过《青海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的政府主要负责人将被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