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月16日电 题:管线尖兵驭油龙——记联勤保障部队某输油管线团四级军士长吴勇
张瑞杰、付凯、黄翊
初见吴勇,他个头不高,刚刚跑完3公里,黝黑的脸上微微泛红。
2006年入伍,在被选取士官后的第一周就当上了班长,成为原成都军区野战输油管线大队最年轻的泵站长;4次被大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爱军精武标兵”;2018年被西部战区表彰为某项任务练兵备战个人……
其貌不扬却小有名气,荣誉的背后则是这名四级军士长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
迎难而上
2015年,大队第一次去西藏驻训。演训在即,没想到输油泵漏水趴窝,维修工检查后断定是某精密部件的机械密封出了问题。
过去在使用输油泵等装备时,管线官兵负责装备操作和基本维修保养,涉及精密部件的故障必须由厂家派人来维修。
厂家派人来修,时间肯定来不及。贸然动工,可能引起更大故障。就在大家犯难之时,吴勇主动站了出来。
“他带着我们一起寻找解决方案。”2014年入伍的士官董尧说,查阅出厂说明、研究工作原理、上网查资料,从自制拆卸器具到摸索拆卸再到更换部件后的组装,每一步都反复试着来。
“我们从上午忙到天黑,终于解决了问题。回到单位,他又把这项修理技能教授给其他司泵员、泵站长!”司泵员马炳坤说。
像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的事儿,吴勇做得不止一件。
一次野外驻训前,吴勇发现编配的制式门桥受损严重,搭设起来十分危险。
搭建输油管线时,门桥主要用于穿越公路架桥,是最常用的器械。吴勇带领人员研究了一周,终于用队里的短管器材架起了更稳固的门桥。之后,门桥新架法还作为一个训练课目被推广。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 以技术创新助实体经济增值增智 当今世界,国内外经济环境充满变化和挑战,但确定无疑的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整个产业的智能化变革正在兴起
新华社广州1月16日电(记者吴涛 荆淮侨)一座古朴的六角亭伫立在村口,老式的小拱桥静卧于荷花池上,村公园里鸟语花香……走进广东清远英德市九龙镇活石水村是一派怡然的田园山居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