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京津冀融合发展进入实质建设期 “疏解”成关键,探路治理“大城市病”

2019-01-14 06:01:01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国新办举行的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发布会上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历五周年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过去的谋思路、打基础和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

林念修介绍,目前,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积极稳妥开展。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也实现了率先突破。其中,雄安方面,顶层设计基本完成,“1+N”规划体系基本建立,“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四梁八柱基本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疏解”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关键词。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整体目标为: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雄安新区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疏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雄安要营造优良的承接环境,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同时要避免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不足、房价高企、高楼林立等“大城市病”出现。

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表示,副中心控制性详规也显示出,副中心建设目的是,打造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有序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延伸。

隋振江说,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是副中心的导向,未来将在交通、生态、市政、安全、公共服务、住房、新老融合等方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同时,发挥城市副中心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促进协同发展。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