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月2日电(记者王丰)儿子也来到深圳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并找到了他自己的姻缘,扎下根来。说起这几年的生活,这是最令台商游淑燕感到幸福的事情。
今年58岁的游淑燕是台湾新北市人,在深圳沙井街道开设纺织印染厂已有20多年。2012年底,她说服刚从美国大学研究所毕业的儿子曾星玮来深圳实习。没想到,一开始对此怀有抵触情绪的儿子逐渐喜欢上了深圳,并在这里成家创业。
游淑燕和曾星玮母子的故事,正是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热土上许多台商家庭的缩影。
早在1986年,游淑燕就在台北成立了游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知名玩具厂家提供布料和代工。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推进,玩具代工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两岸交流的大门也在此时开启。台商纷纷赴大陆考察,寻找投资机会。深圳由于毗邻港澳、拥有政策区位优势,备受台商青睐,成为大陆最早的台资聚集城市之一。
1997年到深圳的游淑燕,自认为“晚了一点”,便在相对偏远的沙井开办了纺织印染厂。大陆丰富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降低了台湾传统制造业的成本,解决了企业在岛内遇到的瓶颈问题,使其产品能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
“我们紧跟玩具产业转移的步伐到深圳来设厂,可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是我们的幸运。当时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低,政府在用地等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游淑燕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游淑燕的公司已有100多家长期品牌客户。他们合作设计、开发、生产布料,再由成品厂进行后段加工,产品主要应用于玩具娃娃、婴儿车、汽车座椅、玩具、家纺用品等,深圳工厂的年产值达到1亿多元。
“没有路灯到处是农村,荒野的厂区,去一趟要颠簸许久……”在曾星玮最初的记忆里,母亲就是在这样艰苦环境里创业打拼的。游淑燕到深圳设厂时,曾星玮只有十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