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垃圾分类改变百姓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一年间(2)

2018-12-31 15:02: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目前,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正在上海推广。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已实现单位全覆盖,“设施、宣传、收运”规范达标率达到64%,全市每日湿垃圾分出量从开展垃圾分类前的2300吨增加到了4320吨。

垃圾分类不是简单的举手之劳,而是一个科学体系,综合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城市的管理水平,民众的素质高低。“小手拉大手”从娃娃抓起,体现了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当前已有17个城市在属地所有学校开展了垃圾分类的教育工作。厦门、深圳、广州等9个城市已经印发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版本垃圾分类教材和知识读本,办法也是多种多样。在厦门,记者看到学校把足球课和垃圾分类结合起来,不同颜色的球要射进不同的球门,不同球门就是垃圾分类的方法,正确的进球才能得分。

从目前实践看,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46个重点城市均公布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市区两级的工作协调机制;其中16个城市已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2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立法计划。

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用心参与、耐心等待的系统工程,应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倾向。各地需坚持不懈将垃圾分类抓实办好,从宣传、法律、制度、市场等各方面入手,让人民群众通过垃圾分类工作切实感受到身边环境、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