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5日电 题:情暖天山——新疆“访惠聚”工作队倾情服务基层
新华社记者孙少雄、齐易初
又是一年岁末,在新疆广阔的农牧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即将走过第5个年头。作为帮扶群众脱贫解困、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5年间,累计超过35万人次的干部接力驻村,倾情服务基层,覆盖了新疆所有行政村和社区。
记者采访看到,如今,天山南北干群同心,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农牧民腰包变鼓、心暖如春。
“没有一家炉子空,没有一家受寒冷”
隆冬时节,8岁的夏日帕·阿卜杜米吉提飞快跑到村委会大院,今天是她盼望已久的“大日子”——和田市吉亚乡亚吐格曼村驻村工作队要给包括她在内的51名小学生发放冬衣。
不一会儿,院子里传来阵阵笑声,孩子们围成圈,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吾布里艾山·吾布力喀斯木带着队员贴心地为每个孩子脱下旧袄,换上工作队购置的新羽绒服。这些孩子大多是来自村里的贫困家庭,工作队提前为他们量好了尺寸,颜色的选择也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
夏日帕·阿卜杜米吉提穿上最爱的粉红色羽绒衣,向工作队员轻声道谢后,连忙转身跑回家给妈妈展示。家中煤火驱走了寒意,妈妈奥古丽罕·麦麦提敏看见身着新衣的女儿,笑着对记者说:“我的身体一直不好,总要麻烦工作队,实在太不好意思。你看,这炉子里的煤也是他们送来的,自从工作队来到村里,没有一家炉子空,没有一家受寒冷。”
贫困户布再娜普·托合提铁木尔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都愿意与工作队唠一唠,“今年工作队设立了第一书记接待日,每周一村第一书记都会面对面与我们交流,是不是有外出就业的意愿,家里闹没闹矛盾……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说。”
几个月前,不少村民由于劳动力欠缺,地里种植的核桃遇到采收难,大家在第一书记接待日反映后,吾布里艾山·吾布力喀斯木组织工作队队员、村里富余劳动力组成志愿者队伍帮助采收,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学技术、学语言、开新路:村民腰包鼓了
由于家里人多地少,岳普湖县岳普湖镇艾吾再力库木村村民热合曼·纳斯尔常年在外打工,贴补家用。由于不能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缺少技术门路,他只能在县城打临工。
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村里较为普遍,该村第一书记祝贺香发挥派出单位——自治区商务厅优势,聘请厅里的技能专家在村委会举办中式烹饪、家政保洁等培训班,100多名村民通过培训掌握了实用技术。到了晚上,村民们还通过农民夜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并学习种植养殖技术。
热合曼·纳斯尔如今在县城的一家新疆菜馆担任拉面师傅,拉出的面条均匀筋道,深受大家喜爱。有时店里忙了,他也会帮忙掌勺,用日渐流利的普通话招呼南来北往的食客。
岳普湖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沿,干旱少雨、光热充足的气候为当地种植土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年,祝贺香带领工作队调整村里以往“老三样”(小麦、棉花、红枣)的种植结构,开始发展土豆种植,岳普湖镇3个深度贫困村共种植土豆524亩,土豆总产量达到1300多吨。
秋季土豆大丰收后,工作队除了线上宣传推介土豆外,还积极协调大型流通企业,与超市、批发市场等对接,把村民种的土豆销售出去,带动贫困户亩均增收超过3000元。
土豆收获后,村民们又在工作队的带领下种起大白菜,村民穆海拜提·麦麦提说,白菜在巴扎上供不应求,不再像过去为农产品的销路发愁了。
基层党员素质提升 引领作用凸显
“访惠聚”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各工作队着力建强部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从村务骨干、青年党员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天山南北各个角落。
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哈迪勒克村,周一升完国旗,党员努尔麦麦提·吾拉音在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来到脱贫示范户汗丽姑·艾买尔家观摩学习,“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向示范户学习,更好地发展庭院经济。”努尔麦麦提说。
“每周我们都会随机抽选示范户,组织村干部和农民党员现场观摩。”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潘新说,党员就是要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干什么都要走在前面。
今年,托万哈迪勒克村党支部把加强党员学习放在首位,创新学习方式,帮助党员更新观念,坚定信念,使党支部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村里21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发展党员3名,扩大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素质能力渐强的农村党员,逐步成为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技术技能的重要力量,蔬菜种植能手依明·库万和几名党员干部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为村民种植蔬菜排忧解难。63岁的老党员阿依可木·阿尤普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当了20多年的村妇联主任,如今,她的小儿子也入了党,在村里担任村干部,继续服务大家。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题:解困救命药,改革创新是“药神” 辛识平 几万元一盒的救命药,吃,还是不吃呢? 救命药昂贵,仅仅是硬币的一面。如果国外有某种疾病的特效药,但国内却没有上市,花再多钱也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