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括”号12月19日电 通讯: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小花”们——记“彩虹鱼”科考团队的女队员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探秘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巾帼不让须眉。由上海海洋大学和西湖大学联合组建的“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中有8名女队员,占科研人员的五分之一。
自从“沈括”号起航,船上的“海试大学”就正式开学,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后李小花担任教务长,组织大家利用航渡的空隙时间,相互交流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讲一讲工作中的故事,将“海试大学”办得有声有色。
第一次出海的李小花准备了很多晕船药,但直到目前都没有用上,“沈括”号是一艘先进的小水线面双体船,非常平稳。平日里,如果没有站位作业,她就在船上会议室里看文献、写论文。
目前,国际上关于深海珊瑚的研究较少,钡同位素是一个新的研究手段。此次来到马里亚纳海沟,李小花重点研究不同深度海水中的钡含量和钡同位素变化,以对比研究西太平洋深海珊瑚的“钡钙比值”,从而解读珊瑚记录的西太平洋水团运动、营养盐循环等信息,追溯海洋环境变化的历史。
“与陆地上的树轮、石笋一样,大海中的珊瑚也是一种自然记录仪,能真实记录生命历程中的海洋环境信息。珊瑚中包含的氧同位素、碳同位素、钡同位素等指标,如同大海的密码,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如果能破译这些密码,就能读懂大海写在珊瑚上的语言。”李小花解释说。
“个头”小于20微米的海洋微生物,带着远古的信息,跨越历史的长河,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们是改造地球环境的“先锋”,也是解读生命起源和进化的一把“钥匙”。在“彩虹鱼”科考团队中,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谢喆、王紫玄,同济大学的刘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姚惠敏、李珍珍5位女队员,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海洋微生物。
原标题:【独家V观】重返爱的海洋前不久,位于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迎来了一批阔别十年的中国青年。十年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赴俄疗养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儿童。
研究人员发现,当地球的构造板块钻入到彼此下方时,它们拖入地球内部的水量几乎是之前科学家推测的三倍。研究人家借助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带中地壳动作传来的轰鸣声,推测出有多少水被钻入地表下的岩石带走。
夏日的俄罗斯远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风景秀丽,阳光明媚。8月份,这里的平均气温为19.8摄氏度,是理想的度假疗养地。位于城市东北郊滨海地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就见证了中俄民间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