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敦煌的价值在保护、研究和弘扬中得以发挥。莫高窟不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真正成为能为世人共享的艺术宝库。
文化优势“激活”经济优势
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向了敦煌人家。
73岁的吴兴科,是敦煌市莫高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组建建筑队进城务工,2014年返乡,把自家老院翻新改造成农家客栈。如今客栈年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净利润有10多万元。
在吴兴科眼里,改革开放不仅带来生活的富裕,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他说,40年前,人穷,也不爱收拾,院墙被炕洞熏得黑黢黢,到了夏天土厕所臭气熏天。“客栈开起来后,人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自己也体体面面,热情服务才能让客人在网上点赞。”
莫高镇党委书记吴三明说,改革开放以来,敦煌农民的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到种葡萄、红枣等特色林果,再到现在的乡村旅游,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如今,莫高镇的农家客栈已有90多家,户均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
“莫高窟在敦煌存在了1000多年,但长期以来,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今旅游从副业变主业,老百姓的日子才越过越好。”吴三明说。
敦煌市委办公室主任席尚成介绍,2003年起,旅游产业成为敦煌的首位产业,农业县城变成了旅游城市。尤其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敦煌旅游快速发展。今年,敦煌年接待游客预计接近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00亿元。
在敦煌,几乎每个人都从蓬勃发展的旅游中受益。数据显示,全市13%的人口直接从事旅游业。随着产业链的拉长,旅游门票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3%,“旅游+”综合效益进一步凸显。
敦煌首次开行动车(央广网发 马永强 摄) 央广网兰州9月21日消息(记者焦健)丝路名城敦煌首次开行动车,首趟列车D4083/2次20日下午14时20分驶出敦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