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10日电 题:人工智能加速期:“算法为王”还是“场景落地”优先 ?
新华社记者杜康、何欣荣
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是人工智能应用最为人熟知的两个领域。智能音箱、人脸门禁也已经走进不少人的生活。去年大火的无人货柜,则用到了“物品识别”技术。接下来,人工智能推广应用会怎么走?靠算法的不断提升吗?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徐习明说:“今天的人工智能还是一种弱人工智能。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精度会无限逼近100%,但永远无法达到。随着‘准确率’提升,最后竞争的更多是场景落地能力。”
码隆科技首席科学家黄伟林也认同这个说法。码隆科技是一家聚焦于“物品”图像识别的公司,无人货柜是其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在物品识别领域,目前难点在于跟垂直领域内企业的需求不断磨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场景,预想中觉得好做,但操作下来可能难度很大,或者不是刚需。”
“现实购买场景复杂,商品品类太多,增加了数据标注以及类别定义的难度。”黄伟林说,“我们先聚焦于难度小或者刚需的环节。比如减少‘货损’是刚需,我们就在收银环节帮助识别货物与条码能否对应;无人零售柜则由于商品品类有限,识别难度降低。”
黄伟林说:“目前来看,大家更多是想找一个好的应用场景,不断迭代算法和数据,教育市场,培养用户。”
除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主流外,一些小众细分领域也开始出现。“我们把设备放到工厂之后,就能根据设备发出的噪声,判断设备的磨损情况或者其他故障。是不是要加润滑油?车床刀具磨损程度如何,什么时候更换?等等。”硕橙科技创始人谭熠说。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当人与人相连已成常态,未来通过人工智能,人与物、人与服务的连接,或将形成一个“万物互联”的崭新形态,为我们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