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特写:两岸“80后”沪上“绣”逢知己

2018-12-09 17:01: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上海12月9日电(记者黄扬 许晓青 任垚媞)9岁时,宋亚樵跟随做生意的父母从台中来到苏州,并在苏州读书,成了一名台生。也许是受江南水乡氛围的熏染,这个台湾男孩爱上了服装设计,尤其是对刺绣工艺感兴趣。

如今年过而立的宋亚樵,已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他一脸络腮胡,同时也有着一手精细的绣花功夫,朋友们送他一个外号——“张飞绣郎”。

宋亚樵与大陆合作伙伴张晓星共同开设的刺绣工坊——缕薇工作室,已斩获多个海内外奖项。这间工作室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知名文创园区“1933老场坊”的顶层。记者见到,十多个绣架密集排成矩阵,墙上色彩鲜艳的刺绣作品与静谧的气氛相互交融,向外俯瞰则是苏州河蜿蜒流过……张晓星和宋亚樵带领团队每日在此切磋,“绣”逢知己。

多年前,宋亚樵与来自浙江温州的服装设计师张晓星在欧洲相识,当时他们都在英国留学,结下同窗之谊。毕业后,他们获得辅导教师的推荐,到法国一家知名时装机构继续进修,在那里,他们坚定了研习法式刺绣技艺的决心。

如今,在上海苏州河畔的工作室,描花、打孔、穿针、引线,木杆钩针上下穿梭,一幅骏马与飞燕的主题刺绣作品从纺织面料上浮现出来……张晓星温婉文静,宋亚樵粗中有细,这对好搭档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开拓事业。

“这是中西技艺结合的成果。比如在材质上,我们把中国的蚕丝线与法国的珠子、棉线结合在一起。材料和技法都是多元的。”宋亚樵介绍。

几个月前,缕薇工作室在甘肃举行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亮相,展示了一批原创制作的敦煌壁画元素刺绣作品。张晓星说,团队执着于中西合璧的刺绣创作,敦煌概念是非常好的载体。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