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青年之声传“湘音” 城市“非遗”续根脉

2018-11-27 19:00:0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青年网衡阳11月27日电(记者 刘尚君) 一个身段流转,一声唱腔惊艳。“湘”音踵事增华,灵动千年书院。

  11月26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第二站走进湖南衡阳,实地探访石鼓书院,感受湖湘非遗文化。

  从江边而来,涉阶而上,清脆响堂、韵味浓厚的曲调从石鼓书院的门坊中萦绕出来,循声而去,来自衡阳湘剧艺术团的两位青年演员何思思、江野萍正在表演湘剧《小放牛》。两人扮相惊艳、对唱山歌、载歌载舞,将湘剧演绎得淋漓尽致。

  衡阳湘剧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兼唱有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种声腔,传统剧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

青年之声传“湘音” 城市“非遗”续根脉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第二站走进湖南衡阳。实地探访石鼓书院,感受湖湘非遗文化。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 摄

  “湘剧动作细腻、舞蹈性强,动作规范化程度高,融合了唱念风格,多用程式、大段板式变化的唱腔或整段念白手段刻划人物的风格。”青年演员江野萍告诉记者,湘剧对演员的台词、表演、唱跳功底要求非常之高,《小放牛》这个剧虽然表演只有不到十分钟,但是从出剧本到排戏至少要有半年时间,“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一个唱腔转音有时就会抓半个小时,慢工出细活,对我们来说还要多历练。”

  近年来,江野萍和何思思经常会随团外出参赛或者展演,在把湘剧戏种传播至大江南北的同时,她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愈发强烈,那就是重视戏剧的人多了起来,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在现世中兼容存续,并在众人赏识中得以永葆发展。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