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有法度 莫耍“官场术”
——对官场“亚文化”说不⑤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清人所作的这首《一剪梅》,将混迹官场、玩弄权术的“官油子”形象勾勒得惟妙惟肖,同时也生动描绘出当时官场的“怪现状”。其中,无论是“钻刺要精工”“人事要朦胧”,还是“圆融”“谦恭”不“驳”不“议”,都是所谓“官场术”的套路。
所谓“官场术”,往往被用来泛指为了混入官场、混好官场而采取的种种手段和策略。作为一种与关系学、厚黑学、潜规则并列的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官场术”并非某个时代、某个国家所独有,古今中外皆不乏其身影。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某些诡道诈术,到二十四史“相斫书”中的尔虞我诈,从官场小说、宫斗剧中的“上位”秘诀,到热播美剧《纸牌屋》里的党同伐异,“官场术”对人心、对政治、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日益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态得到有效净化,一度甚嚣尘上的庸俗腐朽政治文化被清风正气大力涤荡,留给“官油子”们闪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然而,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来看,仍有少数人对中央三令五申无动于衷,痴迷于权谋诡诈之术,为了争上位、保官位不择手段。有的自诩“做局高手”,搞权谋、耍手腕,勾心斗角、匿名诬告,把所在部门单位搞得乌烟瘴气;有的为人“刀切豆腐两面光”,其实笑里藏刀、口蜜腹剑,十足“笑面虎”;有的认为“最大的法就是领导的看法”,巧舌如簧、见风使舵,日常功夫都下在溜须拍马博欢心上;有的主张“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平时装聋作哑和稀泥,治下大乱还自顾自当“太平官”……
可知,虽然“官场术”的表现不一而足,但说到底都是官迷心窍、“官念”作祟,其目的不外乎求官、做官和升官,其手段跳不出钻营、权谋和贪贿,既不光明正大、合规合法,也有违政德。试看,奉“官场术”为圭臬的都是哪些人?能力不足、德不配位者有之,得官不正、心存歪念者有之,眼馋心贪、得陇望蜀者有之,立场不坚、定力不强者有之,人浮于事、庸碌无为者有之,总之都是自认为走正途、凭实力“混不好”的,依靠组织、做老实人会“吃亏”的,才会挖空心思走偏门、找“捷径”。“官场术”是不健康政治文化的暗流,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让蝇营狗苟之辈得了好处,极易形成“破窗效应”,败坏政治生态,甚至造成逆淘汰的恶性循环。
让“官场术”失去市场,要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开始,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立场问题,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积极正向的价值观,用光明驱散黑暗,从根源上铲除官场术生存的土壤。要通过完善组织人事制度,畅通干部正常选拔任用机制,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让有为才有位、“官油子”迟早丢位子成为共识和常识,旁门左道自然无人问津。对于执迷不悟、依然故我之人,则需要高扬党规党纪之鞭,让不守规矩者受到惩戒,让蠢蠢欲动者受到警示。
为政有法度,莫耍“官场术”。这句话,是劝诫,是警醒,更应当成为党员干部对自己的鞭策。(闫鸣)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民权益委员会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史上最严反腐法——《禁止不正当请托与收受财物法》(《金英兰法》)实行后,仍有不少公职人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境外公款出差安排
“你来了古交,也不到我这里来拜码头”?这个居然可以对官场发号施令的“太原第二组织部长”张新明,就是三晋政商两界的“幕后老大”,你不“拜”他这个“码头”,那时还真不行!
新华社福州9月14日电 题:官气要不得 士气缺不得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陈弘毅 近年,通过驰而不息的正风肃纪,干部队伍状态持续向好,但现实生活中,衙门派头、老爷心态等不良官场风气并未绝迹
韩联社26日报道说,韩国国民权益委员会当天发布的数据称,韩国史上最严格的反腐败法《禁止不正当请托与收受财物法》(即“金英兰法”),自2016年9月实行以来,仍无法根治官场受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