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现在来国博,可以亲手点亮“人造太阳”!

2018-11-22 21:3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朱文哲 王军锋) “妈妈你看,这里有一个太阳!”四岁的小钱杰牵着妈妈的手,指着“中国聚变能源开发与ITER计划”展项上的LED显示球说道。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科技部核聚变中心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共同打造“中国聚变能源开发与ITER计划”展项。小钱杰所指的“太阳”,就是展项中直径3米的LED显示球,它与透明互动主屏和侧屏、直径2.4米的ITER装置模型联合演绎,各部分以不同的画面和形式配合主屏幕的显示,人们可以通过触摸屏幕的“手型区域”点亮挂在空中的“太阳”。

ITER计划是我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由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欧盟七方共同在法国南部卡达哈什出资建造一个电站规模的聚变反应实验堆。ITER装置主体高30米,直径28米,大小与天坛祈年殿相当,设计总聚变功率为50万千瓦。

“我国2003年加入ITER计划谈判,2007年开始计划建设,预计2025年产生第一等离子体。”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说。

我国自加入ITER计划后,国内的聚变研发水平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显著加强。“我们能够与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工作,学习世界的先进技术经验,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发能力提升、产业协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罗德隆说。

罗德隆表示,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让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有机会参与到国际大科学工程的研发项目之中,使我国积累了参与国际科学工程的宝贵经验。未来,我国也将由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向牵头国际大科学工程的方向发展。

ITER计划是聚变能源商业化的重要一步,将为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