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成都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2018-11-20 21:0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成都11月20日电 题:从“富口袋”到“富脑袋”——成都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新华社记者李倩薇、余里

走进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沿着通村入户的沥青路,掩映在竹林间的农舍、陶艺、染坊、餐馆渐次入眼。地理位置上来看,明月村是成都市最偏远的乡村之一,但如今这里热闹不已。

“我们这里有茶山、竹海、明月窑三个特色资源。”村委会主任吴俊江说,乡村振兴,明月村奏起了三部曲。

村里先是花大力气修复了川西特有的乡村居住形态——川西林盘,提升了人居环境;然后是盘活了闲置农房院落,引进蓝染、陶艺、篆刻、剧场、音乐酒馆、美术馆和主题民宿等40多个文创项目,吸引了100多位“新村民”慕名而来;三是由村委会组织村民入股,成立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打造集家庭农场、林盘民宿、研学课堂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

如今,明月村已形成陶、茶、竹三大特色产业,成为名声在外的文化艺术聚集地。2017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同时,村民通过出租闲置院落、入股合作社、创业就业等途径拓宽增收渠道,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03万元,同比增长15%。

像明月村一样,成都已启动100个川西林盘的保护修复工作,到2022年,将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通过挖掘特色地域文化,改善乡村风貌,助推传统农业升级。

在今年5月份开幕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来自成都乡村的建筑“竹里”入围参展。这座“∞”形建筑由同济大学教授设计,坐落于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如今已成了网红建筑,众多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

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竹编手艺在道明镇代代传承。但长期以来工匠们主要编竹筐、花篮等低附加值产品,不仅收入低微,也令这门手艺的传承面临困境。

为振兴竹编产业,崇州市与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合作,以“学院+农户+基地”的模式,共同提升设计水平。丁春梅、杨隆梅等新生代传承人学习后再回村里带起一批后起之秀。

如今,他们设计的竹编女士手袋、竹艺装饰茶具、艺术品等销量都非常好,“竹文化”成为这里的一张名片,来竹艺村参观求购的客人络绎不绝,村民们传承这门手艺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许多“新村民”也来到这里“扎根”,青年诗人马嘶创办三径书院,打造一个集图书阅读、乡村讲堂于一体的文化平台。一庐艺术总监韩冷,不仅策划了“2018道明竹艺村艺术季”,还带领一位德国艺术家一起入驻竹艺村,让她成为第一个“老外新村民”。

竹产业的振兴、乡村旅游的火热,让当地村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升。经营农家乐生意的村民张玉秀告诉记者,现在她的生意越来越好,每逢节假日“人多得都坐不下。”张玉秀笑得合不拢嘴。

成都市新都区的三河村,建起成都市农村第一座七人制足球场,在丰富村民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也为村里带来了日益见涨的人气。依托“足球村”的名气和毗邻四川音乐学院的优势,村里陆续建起了音乐咖啡馆、足球餐厅、农产品超市、休闲农场、现代民宿。全村2100名村民人均年收入较4年前增长了6000元。

足球文化还带来乡风的改变。“如今喜爱运动的村民多了,玩牌打麻将的少了。”三河村“80后”的村支书谭杰说,村里很多孩子爱上了足球,通过与西南石油大学的合作,“好苗子”可以送到更好的俱乐部去培养。

新乡贤文化、村规民约、好家风在乡村自治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成都市双流区八角水寨村启动家风建设,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制作成移风易俗倡议书发放到每户群众家中,经群众修改完善提交村民大会通过后,形成村规民约,大家共同遵守。如今八角水寨呈现出水清、花美、人和的景象。

如今,越来越多的成都乡村形成了“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协同治理模式,村风、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作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2017年,成都乡村旅游总收入近328亿元,相当于农业增加值的63%;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从五年前的2.36:1缩小到现在的1.92:1。现代化的和谐乡村渐渐成了城里人羡慕的“诗和远方”。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