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从资源枯竭城市到中国棉袜之乡——吉林辽源念好民营经济“三字经”(2)

2018-11-13 15:31:0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产品上市速度快。袜业园在接收产能20万双以下的国内订单时,从接单到袜子抵达客户手里只需7天时间,而常规需要一个月。闪电供货的背后是完整产业链做支撑。这里拥有纺纱、染色、织造、包装等配套,环节分工明确,极具效率。

为了提高市场敏锐度,园区吸引了3000多名大学生前来创业。“大学生思维敏捷,有创新意识。”园区副总经理张胜杰说,园区无偿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设备,就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带动转型升级的“鲶鱼”。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不断外溢辐射,将产业链向周边扩展,已经在150公里半径的贫困农村开设6家工厂,当地贫困户培训后就能上岗。在市区总人口50万的辽源,园区直接间接安置就业4.5万人,开在村子里的袜子工厂还在增加。

  实:地方政府甘做“店小二”

转型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就业。辽源市委市政府寄厚望于民营经济。辽源市委书记王立平说,要发展民营经济,政府必须甘当“店小二”,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上出实招,让更多民营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企业缺人才,政府想办法。为了解决袜业园发展时遇到的各种难题,企业点将、政府选派专业人员到企业挂职,为企业提供财务、法律、文秘、安全生产等方面服务。相关部门还定期上门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社保、医保、驾照等业务足不出园就能办理。

袜业园一家企业老板邢力鹏办理电商公司营业执照时,他打了两个电话,分别与工作人员确认了需要准备的材料和企业名称是否可用,最后来到工商局,当天就办好了执照。通过推进企业办理事项“一次办”“一门办”“马上办”,辽源“只跑一次”事项达到1320项,占比92.37%,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