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奋进在改革开放春风里——武警深圳支队守护特区改革开放记事

奋进在改革开放春风里——武警深圳支队守护特区改革开放记事
2018-11-10 16:31:00 新华网

新华社深圳11月10日电 题:奋进在改革开放春风里——武警深圳支队守护特区改革开放记事

王玉山、黄桂斌

春潮涌动,时光荏苒。

1979年,深圳蛇口,开山填海的炮声炸响,传出“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勇立潮头的深圳,以最鲜明的形象昭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与希望,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深圳奇迹”。

1983年,在这片生机盎然的热土上,肩负着护卫改革开放使命的武警深圳支队应运而生。35年来,一茬茬官兵居特区之地,承特区之责,创特区之为,用生命和热血守护着这座城市,乘风破浪,扬帆奋进。

  筑梦前行

大潮起珠江。

在深圳博物馆里,一张照片格外醒目——身着军裤的汉子,双脚插进淤泥,弯腰弓背,手抓铁锹,奋力开荒建设。

恰似一道缩影,奋进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武警深圳支队官兵,积极支援特区经济建设: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凝结着武警官兵的梦想与忠诚。

今天,被誉为深圳一景的深圳河,当年淤泥深厚,臭不可闻。

没有一件大型装备的武警官兵跳进臭水烂泥,轮番人工清淤,让河道恢复了几十年没有过的清澈。

深圳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之一。这座校园建校之初,也沁润着武警官兵的汗水。

上世纪80年代,深圳开工建设第一所高等学府深圳师专。武警深圳支队派出百余名官兵开进荒郊野岭,挥锹舞镐,手抬肩扛,为校园建设搬砖拉土。这个学校后来成为深圳大学一部,哺育着莘莘学子茁壮成长,蔚然成林。

  生死营救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市光明新区红坳渣土受纳场发生特大滑坡,半山渣土倾覆而下,将几十栋建筑淹埋,数十人失联,情况万分危急。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武警深圳支队第一时间抽组500名官兵投入救援。作为第一支救援力量,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他们为惊恐无助的群众带来了希望。

到达现场后,官兵们迅速对外围进行了封控和警戒,同时对企图进入现场的群众进行劝导和疏散。

天渐渐黑下来,大型的救援机械还没有到,但救人刻不容缓。

官兵们打着手电一刻不停地搜寻着,有的战士手都挖破了,顾不上包扎,因为“人命关天,争取一秒是一秒。”

“生命探测仪发现,这里有生命迹象!”23日6时38分,经过官兵日夜奋战,滑坡救援现场创造了一个奇迹:幸存者田泽明被困67个小时后成功获救!

兄弟救援部队撤离后,武警深圳支队官兵继续战斗在一线,先后完成消毒防病、恢复生产自救等善后工作。

无惧生死考验,无愧崇高使命。

多年来,武警深圳支队先后圆满完成亚运会、大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成功处置清水河大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被誉为“守护特区平安的忠诚卫士”。

守护光明

“我站在这里,守护万家灯火。”哨兵吴紫秋的脚下,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基地。

大亚湾核电基地位于深圳大鹏湾畔,距香港尖沙咀仅51公里,80%的电力供应香港,属国家重要警卫目标之一。

守护光明不容易。核电基地占地广,执勤点多、线长、面广,战士们上哨来回步行就要两小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挑战,还有大亚湾的风。

已经退役的老兵苏毅星已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台风,他说自己是在哨位上“见识”12级台风最多的哨兵之一。

当年,部分海边的哨位一旦台风来临,哨兵可能会连人带枪被卷入大海。苏毅星想了个办法,在哨位上常备背包绳,台风来时,迅速将自己牢牢绑在哨位上。

如今,随着执勤设施的升级改善,“背包绳抗台风”早已成为历史,但武警官兵们忠诚依旧,日夜守护着光明。

“大亚湾美丽如画,我们坚守哨位奉献青春。无怨无悔,我们是光荣的核电卫士……”

潮起潮落,岁月流金。

武警深圳支队官兵把青春与梦想留在了大亚湾,也永远留在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里。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