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邓海飞开始记录家庭账本。最初,账本里每天都是支出,到1月28日,他家有了第一笔像样的收入“扶贫资金1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到位了,马上就买了两头牛,有了产业,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邓海飞在账本里的大事记中写道。
平平淡淡地记了3个月,邓海飞终于体会到记账的好处。一天,他突然发现,去年挣的几千块钱几乎花光了。钱都花到哪儿了?换在以前,根本想不起来,他带着疑惑翻开了账本。
账本里记着自己的陋习。邓海飞发现,自己记录的第一笔账,竟是“烟1条70元,白酒70元,啤酒36元,总176元”,而且几乎每月的烟酒都要花一二百元,这和儿子的一罐奶粉钱差不多;亲朋之间的随礼也特别多,前3个月单单礼金花费就有1300元,这可是平常小半年的收入。
看着一家老小非病即幼,邓海飞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下狠心:“戒烟,减酒!”20多年的抽烟习惯说戒就戒了,他把每月节省出的钱给儿子多买一些奶粉米粉,又主动减少了和朋友的礼金花费。
陋习慢慢改了,账本里洋溢着希望和感恩。“生产资料已经全部准备好,一年的希望,一年的收成”“地已经种完了,苗出得还可以,长势很好,心里很高兴”“儿子感冒住了13天院,花了6300元,自己才花300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现在,邓海飞学会了精打细算。他每花一笔钱都要记账,时不时还会翻一翻账本,琢磨哪些钱该花,哪些不该花。随着账本里不必要的支出减少,母亲和村里人都发现“邓海飞变样了”!
贫困带给人不幸,但也能磨砺人的意志品格。现在,邓海飞每天努力干活,地里忙完了,就去打小短工,间隙再去公益岗位。早一天甩掉贫困帽子,成了他的“奋斗目标”。“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政策,咱得有志气。”他说,“我要用自己的一条胳膊把日子过好,到时主动退出贫困户。”
新华社西宁1月14日电 题:“藜麦老汉”代存忠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 王金金 隆冬时节,皑皑白雪覆盖着高原。围着炉火,代存忠和妻子烧好一壶茶、打开电视收看节目。“我怎么都想不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