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在金融、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看到这些应用。在识别和生成领域,人工智能的进展已使人机交互越来越自然,这也是我们感兴趣的领域。从历史趋势上看,机器在逐渐适应人,并已为人类分担了许多具体工作。”王小川说。
变革机遇有多大
未来20年,人工智能将可能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和生产率产生颠覆性影响。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的一份新报告选取12个发达经济体,推测它们未来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情况。结果显示,到2035年,这些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可提高10%至37%,经济年增长率可翻番。
人类现在已经对机器的计算与“算计”产生依赖,从购物网站的精准推送到电视剧的编剧、再到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新鲜。
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远大。按照人工智能“弱智能”“强智能”和“超智能”的划分,当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人工智能还处于“弱智能”阶段,还只能局限在特定的封闭领域。比如,“阿尔法围棋”只能通过数据样本学习和对弈训练提高下棋能力,并不能在其他方面发挥创造性。到了“强智能”和“超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就可能像人类那样学习、决策和反思,解决不同领域的各种复杂问题。
今年以来,美国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国会立法、加大研发投入等多项措施,优先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力图保持人工智能时代“领头羊”地位。欧盟委员会6月公布的“数字欧洲”项目,也提出了向人工智能领域投入25亿欧元,希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欧盟经济和社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中国优势在哪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认为,要规范并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首先要把基础技术研究做好。
新华社旧金山3月18日电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18日在出席斯坦福大学一个论坛时说,给人工智能划定国界是很困难和有问题的,因为很多时候人工智能是全球合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