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疆博物院南楼时隔78年后重新开放 北疆博物院终以“完整”面貌示人

2018-10-28 18:11: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天津10月28日电(记者周润健)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河套人”牙模型、王氏水牛化石、手绘北疆植物科学画……伴随着这些珍贵展品,28日,在时隔78年后,北疆博物院南楼以崭新面貌重新向公众开放。至此,北疆博物院北楼及陈列室、南楼形成完整的展陈体系,标志着这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古老博物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北疆博物院,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14年创建,由北楼、陈列室及南楼组成。南北二楼以通道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字形格局。它是国内唯一一座建筑、藏品、展览、文献皆保存完整的百年博物馆,可谓是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中的“活化石”。其藏品囊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等诸多门类,总量超过20万件。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介绍说,1940年,北疆博物院一切事务因战争及经费等原因全部停止,久久沉寂。

2014年,天津市文广局启动北疆博物院北楼及陈列室的修缮工程。2016年1月22日,北楼及陈列室重新面向公众开放。

2018年3月,天津市文广局又启动北疆博物院南楼建筑修缮、功能复原和陈列设计工程。张彩欣介绍说,北疆博物院南楼修建于1929年,原使用功能为北疆博物院的图书室、实验室和地质古生物库房。

记者了解到,北疆博物院南楼的陈列设计与北楼陈列既呼应衔接,又各有侧重。北楼以藏品展示为主线,侧重展示北疆博物院藏品门类,南楼则更多地侧重于人文精神展示,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

“南楼修缮全面复原了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古生物库房等功能区,重点展现桑志华和他团队在科考历程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客观评价北疆博物院在中外自然科学领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张彩欣说。

“时移世易、百年沧桑,北疆博物院留下的不仅是数十万件珍贵的标本,更留下了严谨务实、求索不辍的文化传承。”张彩欣说。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