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我国外汇储备近期缘何有所下降?(2)

2018-10-27 16:21: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事实上,从市场风险角度看,无论何种资产配置结构都会面临市场波动的风险。市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资产价格既可能上涨,也可能下跌。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地缘政治经济局势等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也较以往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也多次表示,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是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客观看,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绕不开美元汇率及利率的变化。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且年内还可能再次加息。受此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还将持续上涨,美债价格仍将可能走低。同时,这也会带动全球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债券价格。

“我国外汇储备中债券部分的账面价格也会受到影响,考虑到外储中债券占比较大,因此这方面的账面影响仍可能会发生。”管涛说。

但与此同时,专家指出,外汇储备有所下降是正常事情,无需过度解读。“从过去两年的实践经验看,汇率有涨有跌,储备也是有增有减,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对当前的外汇储备下降过度敏感。”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说,美元不会持续走强,人民币也不会持续走弱,毕竟经济的基本面摆在面前。

谢亚轩表示,近期美债长端利率快速上升,如果人民币汇率没有弹性的话,就会迫使国内长端利率也同步上涨,这会给企业和居民负债带来很大影响,也会对经济运行稳定构成很大的压力。“确保汇率具有弹性,能够保持国内流动性稳定,保持国内短端和长端利率稳定,保护国内经济平稳运行。”

“我国经济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抵御外部风险能力,稳健的基本面将继续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在波动中保持稳定。”王春英表示。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