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时代楷模”高思杰:再进庄台 已近小康(3)

2018-10-25 15:56:01    中国文明网  参与评论()人

告别了李大爷张大妈,我们离开溜孜口庄台,沿行蓄洪区内的生产撤退道路逆“流”而上,前往唐垛湖行蓄洪区上段继续寻访。平坦的柏油路面雨花点点,依地势蜿蜒融入无边的原野,浅黄的水稻、浓绿的大豆、紫红的高粱穗、鼓胀胀的玉米棒,争相展示沿淮低产田改造的成果;路旁的十样景、格桑花和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草簇拥成伴,连成一线、结为一带,律动着“皖北水乡、多彩颍上”的生态乐章。这是滔滔洪水中的海市蜃楼?不,这就是做活了“水文章”的淮河安徽颍上段的行蓄洪区。

上了一段长长的坡道,便到了唐垛湖行蓄洪区最上段的堤坝顶端。坝外,淮河故道水鸟飞起,落在对岸的杨树林里,杨树林的外边便是改道后流淌到今天的淮河——淮河儿女的母亲河。

这段大堤上相隔不远有五个庄台,属于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今年68岁的李家良就住在居中的二罗台子上。老李小时候在县城上到高一,是庄台上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一见面,老李便兴致勃勃地邀请我们到庄台各处看看,感受感受他们庄台的新变化。

“时代楷模”高思杰:再进庄台 已近小康

2018年8月30日拍摄的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庄台一角。戴文学摄

“时代楷模”高思杰:再进庄台 已近小康

2018年8月30日拍摄的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庄台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戴文学摄

庄台南面靠近淮河故道的是原生态的草皮护坡,顶端一排紫薇绚烂绽放,仿古的防水城垛守护着庄台,白墙灰瓦的四排民居整齐排列,东端后排是村委会、党员活动室、村民服务厅、自来水供水塔,西端中部是淮河人家古民居,陈列着古色古香的生产生活用具。环绕庄台的柏油路用白色的边界线与纵横贯通的巷道连接,庄台内外桂花、翠竹与各色绿植相映成趣,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时不时还要亮亮清脆的歌喉。

“我们这个庄台是1984年开建的,1985年建成搬过来。从最初的土堆子到现在的美丽庄台,这几十年走过来不容易呀。”一边走一边介绍,老李的声调充满激情,有奋斗、有奉献、有感激、有憧憬,“国家搞精准脱贫,抓庄台综合整治,我们庄台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老灾窝成了旅游景点了,连省委书记都说我们这‘是淮河风情的庄台人家、是美丽乡村的生动样板’呢。”

和老李深聊后得知,老李从行蓄洪区刚搬迁过来时,5600平方米的庄台上面住着300多口人,一遇洪水各种杂物、粪便、污水遍地,蚊蝇遮天,极易感染疾病,干群关系也比较紧张。改革开放以来,咱们国家变富了、变强了,持续不断地投入让淮河沿岸变了样,让行蓄洪区的庄台羽化成蝶。“现在好了,我和老伴种地每年有近万元收入,平时还可以打打短工、挖挖野菜,增加收入,每年收入有18000元左右。村里考虑我老伴常年生病、还有残疾,要把我纳入贫困户帮扶,我坚决不同意。我好手好脚、能跑能跳的,要自力更生、自己干,不能赖在国家身上。咱们国家也不容易,搞建设哪哪都要钱,我虽然上了年纪,也要争取多作贡献。”老李的话说得特有底气、特别硬气。

“时代楷模”高思杰:再进庄台 已近小康

2014年5月,高思杰采访阜阳太和夏收。戴文学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