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鸡毛换糖’也要‘许可证’的,这张证的期限是4个月。我的‘许可证’期限比较长,可以在农村开小店,但不能摆摊做生意。”冯爱倩向记者提及四十年前的“办证往事”。
38年前,冯爱倩两次直闯浙江省工商局,拿到义乌的第一本工商营业执照,编号001。如今,谈及过去的办证手续,冯爱倩直言十分不便。在过去,办理营业执照非常麻烦,办证者需要用毛笔手写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办理一张营业执照需花费30元,等待两三个月的时间,办事人员会根据行业分成不同的档案。
改革开放四十载,春风浩荡盛世开。从厚厚的几摞纸到薄薄的一张证,从手工抄录档案到办证“无纸化”,从长达几个月的等候到最多跑一次,办证速度快了,效率高了,人们走上了一条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车道”。冯爱倩感叹道如今的高科技和高效率,直呼日子越过越有味。
一句“我要做生意”:经历如梦一场
冯爱倩当年在市场经营的老照片(央广网发 金华台供图)
冯爱倩是义乌佛堂人,也是家里的独生女。1980年,冯爱倩和丈夫养育了5个孩子,加上自己的母亲,一家8口人,仅凭她和丈夫两个人的工资很难供养全家人的生活。
迫于生计,冯爱倩辞去了当时在义乌饭店的正式工作,发出义乌第一声“我要做生意”。她用公社信用社贷款的300元,偷偷做起了小生意,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冯爱倩用“如梦一场”形容自己的人生经历。
冯爱倩当年在市场经营老照片(央广网发 金华台供图)
从那时起,冯爱倩就从省内各地的百货公司批发纽扣、鞋带、拉链等日用品,每逢农历的一、四、九就去廿三里赶集,在别的日子就拎着货四处摆摊。但当时,摆摊、鸡毛换糖等行为都被视为“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简称“打击办”),如果被“打击办”的人查到,摆摊的货物都会被没收。冯爱倩回忆道,“有一次被工商管理部门追,我扛着装货物的袋子跑了大概3里路,最后躲到了一个农妇家里的厕所才没被没收货物。”
整天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冯爱倩实在是被逼急了,她就想到要去找当时的父母官,时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评理。谢高华听冯爱倩讲述了生活的艰难和摆摊的辛酸后,两人交谈了很久。最后,谢高华告诉冯爱倩的结果是“可以暂时去摆摊”,当时冯爱倩兴奋的不得了,心里想着这下终于有盼头了。
冯爱倩与谢高华合影(央广网发 金华台供图)
【传统文化大家谈】作者: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何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汉书》中有这样一句劝农金句:“农,天下之大本也。”习近平总书记也说,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在此之前,习近平主席于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原标题:贸易战唤醒中国,我们的社会在成熟中美贸易战从打前哨战到全面铺开,已经半年有余,中国社会经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外部战略冲击。我们认为当下做一个阶段性总结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