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代代传(2)

2018-10-22 14:06:00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滚滚湘江之上,难觅渡船过河,跑江湖的“船老大”们向红军拍胸脯:“你们为穷苦人打天下,命都舍得丢,我们闯江湖的,怕这怕那算什么汉子?一句话,要船给船,要人给人。”数不尽的船只搭起一座长长的浮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在浓浓晨雾掩护下渡过湘江。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王相坤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一个人的长征”的故事——

因重病在贵州老百姓家里调养的刘排长,可以下床走动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找到红军”。于是,刘排长独自一人踏上长征路。一路上,他全凭红军写下的标语和百姓辗转相传的消息判断红军足迹。他曾被江水阻隔在金沙江边,被一位心向红军的老人收留,在老人的帮助下冒险渡江。就这样,他带病从金沙江畔追到西昌,又从西昌赶到大渡河,终于在一天太阳初升的时候,他在大渡河东岸找到了红军队伍。

“刘排长不过是千千万万个红军战士中的普通一员,然而从他身上,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红军能够胜利到达陕北,创造出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样举世闻名的奇迹。”王相坤说。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故事传承出来的长征精神,历久弥新。从传唱半个多世纪的《十送红军》到近年来口碑与收视率齐飞的《绝命后卫师》等影视剧,长征题材的艺术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给人以情怀与感动,不断激励奋斗在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民。

六盘山下,宁夏隆德。隆德县文化馆原副馆长张国勤有着半生的“长征情结”。2000年,他曾骑摩托车“单骑重走长征路”。一年时间,张国勤走访12个省区市、500多个长征遗址和纪念地,沿途搜集到了200多册宝贵资料,拍摄了360多卷胶卷,录制了60多盘录像带,并几乎对长征中所有会师、会议、战役、宿营的遗址都拍了照。几年后他出版了纪实摄影集《追逐红飘带》,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画卷及沿线的风土人情。退休后,张国勤借助当地的“染色剪纸”技艺,创作了大量长征题材的书画、剪纸作品。“现在年纪大了,有余力还是想做点弘扬长征精神的事,让年轻人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来得多么不容易。”像张国勤这样追寻长征足迹、弘扬长征精神的普通中国人,还有很多。

“长征已经过去了80多年,我们在革命先烈用汗水和鲜血创造的和平年代里,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应当不忘先烈遗志,弘扬长征精神。”王相坤说,在新时代,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发扬长征精神,勇于担当,艰苦付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2日 04版)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