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打开一扇窗,看见全世界——回眸中国沿海开放高光时刻

2018-10-18 15:02: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上海10月18日电 题:打开一扇窗,看见全世界——回眸中国沿海开放高光时刻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赵瑞希

从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再到上海自贸区的揭牌,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沿海城市率先吹起,为中国看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也为世界看中国推开了一扇门。

改革开放的40年,让曾经的小渔村变成了科技创新高地,让此前的“烂泥渡”成长为金融要素聚集地。回首来时路,它们留下的高光时刻,是中国不断开放的一个个印记,也激励着更多的城市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振聋发聩的开放口号

对外开放,首先意味着思维观念的巨大转变。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第一代“拓荒者”袁庚留给后世最著名的口号。

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竖立在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口号,见证了人们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最终,深圳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宣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十年后,上海迎来了浦东的开发开放。改革开放的热潮,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延伸。

浦东开发的时间比深圳晚,但起点更高。按照浦东新区管委会首任主任赵启正的话说,“要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

面向全球开发的浦东,不是说说而已。原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邵煜栋回忆说,浦东开发之初,率先向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师征集规划设计方案。在当时,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城市的设计规划通常被认为是“保密”的,现在不仅向全世界征求方案,还要花大价钱,无疑是巨大突破。

英国的罗杰斯、法国的贝罗、日本的伊东丰雄……集聚了国际智慧的高水准规划方案,为浦东的城市建设和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浦东开发是真正的行动。”在浦东开发开放取得初步成果后,一些前来考察的外宾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