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如何看待CPI连续三个月处于“2时代”?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袁军宝、陈爱平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处于“2时代”。
专家分析,尽管9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但从食品价格、服务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来看,CPI缺乏显著反弹的动力,全年有望保持在合理水平。
食品价格是拉动9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与上个月相比,9月份CPI上涨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
“这两个月感觉蔬菜、水果贵了些,一个月下来买菜比之前要多花一两百元吧。”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市民王萍告诉记者。
从数据来看,9月份,食品中的鲜菜、鲜果、猪肉和鸡蛋价格环比涨幅较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说,受夏秋换茬以及部分地区遭受台风、强降水和风雹等极端天气影响,9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9.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受季节因素影响,鲜果价格上涨6.4%,涨幅比上月扩大5.6个百分点。受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影响,猪肉和鸡蛋需求增加,价格分别上涨3.7%和2.2%。
记者近日在山东寿光等农产品产地走访发现,9月份,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4%。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经理隋玉美说,9月份,北方省份温度明显下降,市场上芹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进入生长尾期,供应量减少,价格有所上涨。同时,今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各个蔬菜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减收,收购价格较高,菜价自然走高。
专家分析,蔬菜生产周期短,价格波动性也大。进入秋季之后,受天气等季度性因素影响减弱,各地秋菜正在陆续上市,预计价格涨幅将趋于回落。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18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