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加强防震减灾预警措施,建立高效科学防灾体系——专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3)

2018-10-13 15:16: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关注“民生项目”,着眼“重点设施”

近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要求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近些年来,我国也做出了多种努力。

“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有不少人是因为房屋的抗震能力不高而遇难的。”郑国光说。

房屋的抗震能力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汶川地震后,国务院于2009年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9年5月,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特别增加了关于农村民居抗震的相关制度;2015年,中央要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搞好房屋抗震改造……

来自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成地震安全农居2400多万户,惠及人口6800多万;对37.5万所校舍进行鉴定和排查,完成近3.5亿平方米校舍的抗震加固工作。

除了关注“民生项目”,在重点设施的预警防震方面,我国也有一定突破。

“我国在2011年已在多条高铁线路上安装了地震报警系统。但这套系统存在线路系统不联通、信息不共享,没有与中国地震台网相连等缺陷。”郑国光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原铁道部与中国地震局在2012年2月组建了“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技术研发组”。经过5年研发,基本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成套技术。今年8月大同至西安线路综合现场试验的结束,标志着这一技术从研发阶段转向实施阶段。

“地震对于人类社会意义重大。我们目前做出的努力,是为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更是为了向世界提供中国的防震减灾经验。”郑国光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