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0月6日电 题:贵阳大山洞社区:小舞台上演民族团结大联欢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从地下到天上。”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家住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新安小区的91岁回族老人穆占林笑呵呵地说。
1966年,穆占林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从郑州来到贵阳。“那时候,到处是泥巴路,一天阴雨绵绵的,生活很不习惯。”如今,他隔三差五下楼去打打牌,看看戏,生活十分安逸。
“和邻里相处很和谐,从没红过脸吵过架。”他的女儿穆桂花说。作为社区群众文化艺术团的成员,穆桂花爱好打太极拳,就在国庆节前夕,她还参演了社区举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迎国庆”文艺演出。
“今年小区办了5次大活动。迎国庆文艺演出那天,就有131名群众演员。”新安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陈建豪说,舞蹈、唱歌、小提琴演奏、管乐团红歌联奏等节目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穆占林告诉记者,以前小区有很多煤棚,到处是老鼠,治安环境也差。近些年来,在政府支持下,老旧小区得到改造,凉亭、文化长廊、健身广场、民族大舞台等设施逐步完善。
“我们有13支队伍将近300人,其中少数民族比较多的队伍就有5支。”大山洞社区群众文化艺术团团长赵世荣也是随父辈支援三线建设,从湖北来到贵州的。几年前从贵州铝厂退休后,她一心想着让业余生活能丰富多彩一点。
“以前文化活动很分散,后来在社区指导下,艺术团2014年挂牌成立,包括舞蹈、书法、乐器等门类。”赵世荣介绍,社区以民族传统节日为重点,先后组织了长桌宴、唱花灯、布依歌会等50多次文化活动。
“完全没有民族界线之分,比如在编排民族歌曲时,会加以融合创新,让大家都听得懂。”赵世荣说,艺术团成员还经常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加以改编,用更通俗活泼的形式展现给居民。
“社区小舞台,百姓大圆梦。”大山洞社区党委书记杨正春介绍,社区总人口5.3万人,其中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6745人,下辖5个居委会,分为44个网格。
“我负责的廉租房片区,每一家的情况我都能背下来。”当了8年网格员的王红说,自己辖区共有326户,其中10%是少数民族。
“以前是老工矿区,流动人口、困难群体较多,我们提出要管理同步、服务同等、资源共享、活动同乐,经过多年努力,大山洞社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杨正春说。
当前,贵阳市正在借助大数据服务改善民生,大山洞社区也不例外。记者看到,在社区的“社会和云”服务管理平台上,查找辖区居民,只需要点一点鼠标,就能清楚知道分布在哪个楼栋,每家具体情况如何。“这样我们服务可以更加精准。”杨正春表示,希望各民族同胞都能在社区里幸福生活,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近,不断找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