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是隧道工程的“穿山甲”,我旁边的这个大家伙就是我国首台铁路大直径双模式掘进机,过去在软土地层和硬岩地层施工,需要换两种不同的掘进机,现在有了双模式,就能软硬通吃!像这种首台套产品,近十年时间我们创造了近50多项。
这个证书让我终身难忘,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首台土压平衡盾构机获奖证书。记得90年代,我们从国外引进过掘进机,一台设备就花掉了近5亿,售后服务都受制于人。所以,2008年开始自主研制自己的掘进机。全靠自己摸索,画出了十万多张图纸。第一台掘进机国产化率达到87%,让原本要卖上亿元的“洋盾构”, 被迫降价三成。
这张证书也很珍贵,是我们自主研制的首台硬岩掘进机的获奖证书。它的首秀就迎来了一场恶战,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掘进机正面比拼,结果我们比国外设备足足快了一年,我们特别激动!这标志着中国隧道掘进机整体技术完成了从跟着跑到部分领着跑的蜕变。
这些年,我们从零起步,坚持自主创新,让中国隧道掘进机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可我相信,上下同欲者胜,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就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亚军获得者 陈震: 我是陈震,我们主要来赋予机器人感知环境的能力,为它打造一款能看得见的眼睛和能够决策的智能大脑。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在想能不能让机器人像人眼一样来感受这个世界,甚至超过我们的人眼,帮助我们解决工作生活当中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让生活能够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2日电 科普:让光成为奇迹工具——解读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 新华社记者 张家伟 付一鸣 随着人类的研发和技术应用走入更高阶段,我们往往要不断地“钻牛角尖”
> 我们伟大祖国有22000多公里边防线和18000多公里海岸线,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一代代戍边官兵无怨无悔地把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国门口岸、沿海岛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