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4年奔波3000公里只为英烈“安家”——85后北京小伙的寻“亲”路(2)

2018-09-29 18:4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天一亮就钻进山里,天黑了还在山头上转悠。”闫永杰说,经多方比对、实地走访,有19条线索具有可操作性,最终经他核实确认的散葬烈士墓有36座,核对过的烈士名字上千人。

“迁下来的必须保证是烈士,核实一定要准。”但要找对散葬的烈士墓,难度不小。许多无名烈士的遗骸都散落、隐藏在沟壑山间。当年由于怕被敌人发现,很多烈士都是由村民偷偷下葬,连个像样的墓碑都没有,只能拿石头、木牌等做记号。多年风雨侵袭,有的墓地被发现时,就剩下一个小土包。

最难的一次,是在永宁镇营城村寻找烈士刘文付的墓地。

老人们回忆,抗战期间,刘文付在村里工作,大伙儿都叫他“刘科员”。1945年至1946年间,他被敌人残忍杀害,头颅挂于永宁城门口。村民偷偷地将他的尸身埋在了村里,掩埋时,特地用面捏了一个头颅,与遗体一起下葬。

“当时我们翻了几座山,因为地形变化大,村里的向导都找不到,周围四面环山,全是松树林,大家来回转,后来在一个馒头型的大土坡上休息,才发现烈士的埋葬点。”闫永杰说。

2016年清明节前,刘文付的遗骨被移葬到了八达岭烈士陵园,当时挖掘的烈士遗骸果真没有头骨。如今,在这座陵园里,刘文付和其他581名烈士陪伴长眠。

长城脚下的八达岭烈士陵园,松涛阵阵,一排排烈士墓碑庄严肃穆。闫永杰擦拭着刘文付的墓石介绍,“陵园里580多名烈士,有名字的只有181人,大多都是无名烈士,我们仍然给他们立了墓石,让后人能来祭奠。”

在公墓的最高处,矗立着一面长6米、高3米的“延庆烈士英名录”纪念墙。延庆区有记载的2165名烈士名字被整齐地镌刻在上面,其中不乏“孙三丫头”“高小四子”“阎三丫头”这样的小名儿。不少名字都经过闫永杰一遍遍地反复核对。用他的话来说,“少了或弄错一位烈士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失职。”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