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王莹)记者从27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即“弘光专项”)在多个领域实现产业化,不少与你我生活紧密相关。
机场安检可“刷脸”通关 准确性更高也更方便
去年9月,中科院启动实施“弘光专项”之“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项目,以满足民航“创新安检模式、优化安检流程,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加强对重点人、重点物品的检查,提高安检准确率和效率”的要求。
据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石宇介绍,截至今年8月,研究院研发的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已累计示范应用于国内70个机场(全国共218个机场)的618条旅客安检通道,覆盖全国80%以上的大型重点机场(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在机场安检时,旅客们将不会再听到“请正脸面对摄像头”、“请摘下你的眼镜”等要求,只需自然地走到安检柜台前,即便被抓拍到的是侧脸,也能在两秒内完成人证比对。
记者了解到,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的使用,有效减少了机场安检中的违规使用身份证件过检行为。在重庆江北机场,2017年全年通过使用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共查获233起企图持用他人证件乘机事件。厦门高崎机场启用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6天内连续查获9宗企图持用他人证件乘机事件。
除了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外,石宇介绍,研究院还研发了人脸识别安检全流程通关、动态布控、重点区域人车管控等10多个人工智能核心系统。如民航全流程通关系统,旅客仅需在安检时出示一次身份证,之后直到登机就可以一直“刷脸”通关;动态布控系统凭借旅客的一张照片,就可以在整个机场查询该名旅客的移动轨迹。
人民网柏林9月19日电 (记者 花放)2018年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于9月18日举行“中国馆日”系列活动,174家中国企业携两千余名技术与管理人员参加了本届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